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宝塔区房屋征收中心驻金盆湾村包扶工作纪实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8-11 09:18 作者:董斌

自宝塔区房屋征收中心派驻工作队在金盆湾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中、省、市、区脱贫攻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的理念,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实现了村级发展致富的目标。

一、村情背景

金盆湾行政村位于宝塔区麻洞川镇政府以西6.5公里处,下设金盆湾、胡屯、老沟三个自然村。总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68亩,退耕还林面积7200亩。全体村民529户、1746人,党员76人,女党员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4户94人。该村一直以来基础条件落后,人居环境较差,主导产业仅靠种植玉米,村民家庭经济收入单一,是麻洞川镇典型的贫困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区房屋征收中心在扶贫工作中,凝聚“四支队伍”合力,紧盯贫困问题短板,结合“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通过大力发展产业规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积极争取扶贫政策支持等帮扶措施,重点在“真、实、准”三个字上下功夫,全面推动金盆湾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截止目前,38户87人已经脱贫,剩余6户7人为政策兜底户,贫困发生率由5℅下降到0.4℅。

234826566.jpg

(一)在筑牢致富根基上下足“真”功夫,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一是在胡屯小组建设桃园养殖小区。修建猪圈56间、饲料间18间及其它养殖配套设施,将12户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的脱贫攻坚户纳入桃园小区养殖合作社,实现户均分红3000元。截至目前,全村发展养猪规模扩大到29户162头。二是鼓励加入养蜂合作社。采取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愿、帮扶人鼓励、包扶单位协调等措施,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养蜂310箱,每年户均收益2000元。三是充分利用村组周边玉米秸秆、林地草地和地下水资源优势,改造扩建村集体养牛基地,大力发展养牛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村集体经济可增收2万元。四是通过招商引资,以每亩每年750-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900余亩,发展苹果、油松、侧柏等育苗产业,每户年均增收1360元。

1514330625.jpg

(二)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 “实”功夫,全面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精心打造党支部活动阵地。协调修建平房10间,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设立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卫生室和爱心超市,购置全新办公桌椅,更新老旧办公设施,制度牌匾全部上墙。二是对全村960间房屋和窑洞进行防水处理和坡屋顶改造,有效解决房屋渗漏问题。三是修建蓄水池3个,实现自来水安全供水率100%。四是村级道路硬化8.1千米,砖砌花墙265米,修建小广场3个,安装木栅栏700米,栽种油松、侧柏等绿化树3000余株。五是实施点亮工程,安装路灯222盏,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六是为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家用光伏发电设施,每年户均节约1000元用电成本。

1161025731.jpg

(三)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足“准”功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营农民合作社,巩固发展养猪、养牛、养蜂产业,加快推进土地流转。2020年,村集体经济可创收7万余元。二是创业就业方面,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落实护林员、保洁员就业8人;协调延运集团、育苗公司、建筑企业等单位,累计劳务输出232人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攻坚户就业全覆盖。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对自行购买猪仔的脱贫攻坚户,每头给予300元的饲料补助、每户给予500元的养殖奖励资金,极大调动了村民自主创业积极性。同时,利用“五一”劳动节,积极开展劳动创业、产业致富带头人奖励活动,通过奖励喷雾器、地膜、铁锨、耙子、锄头、镢头等劳动生产工具,充分激发脱贫攻坚户的内生动力。四是在全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38户脱贫攻坚户实现养殖、种植产业全覆盖,9户享受低保、5户享受五保政策,从根本上实现贫困户长期脱贫致富目标,取得真扶贫、扶真贫的实效。

截至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8691.45元,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三、几点启示

(一)凝聚班子合力,建强基层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构建“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新型组织化体系,引导群众抱团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互动互进,进而实现党群干群同心协力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

(二)发展致富产业是根本,改善人居环境是前提。推进产业扶贫,必须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打好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山、水、林、田等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养殖、养蜂、育苗等优势产业,带动全村走上产业致富道路,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致富。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动力。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深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用好农村“三变”改革这关键一招,把农村的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活资本,充分激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同时,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结合新时代农民的美好追求,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整洁化、经济收入多元化、生活方式时尚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让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农民都享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供稿:麻洞川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