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笔者认为,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要抓好农村的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要铸牢一个灵魂。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振兴,要因地制宜,注重地域特色。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千差万别,乡村文化之路如何才能走稳走好,没有可以照搬的样本,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同时,还要尊重不同的乡村文化,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要打牢一个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持。结合村情,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建+合作社+农户”、“分散发展、集中销售”等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加强产销对接,确保能生产、能销售、有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就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留下年轻人就近发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乡村振兴要抓住一个关键。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近年来,通过选聘“大学生村官”和下派“驻村第一书记”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同时,要挖掘农村本土人才,充实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引进职业农民。各级政府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另外,要有意识发挥本地能人和新乡贤作用,用人才吸引人才,用人才带动群众。
乡村振兴要优化一个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要优化生态振兴这个支撑。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农村好山好水成为农民的“聚宝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如,在有条件的农村,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走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