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讲中国道理、走中国道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04 09:55 作者:白世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整个报告谋的是中国发展、讲的是中国道理,绘的是中国蓝图、扬的是中国精神,论的是中国道路。

这里的中国道理,不是别的道理,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里的道理;这里的中国道路,不是歪路邪路、不是倒退的路、不是闭门锁国、夜郎自大的道路,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路,是脚踩在中国人自己土地上的强国路,是续写新篇章前途光明的路。

马克思主义真理从来都是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教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的实际运用,任何时候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依据,这“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4页)习近平总书记讲“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2020年8月21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迈向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就是要把中国的道理讲好,把中国的道路走好!

一是高举“一面旗帜” 。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中国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就是坚定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明白今天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在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并正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的中国,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靠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万众一心以及发挥举国力量的优势而取得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这个根本道理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2022年9月16日第18期《求是》杂志)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只有更加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才能巩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创辉煌;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凝心聚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去夺取胜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掌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底层逻辑和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解决好关乎“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各项重大问题,艰苦奋斗、行稳致远,奔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二是弘扬“一种精神”。这就是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这是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中国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就是要走矢志不移、艰苦奋斗的道路。要懂得中国今天的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是靠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一代一代高扬理想、艰苦奋斗、甚至付出巨大牺牲得来的。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英勇奋斗,就无今天的成就,也将不可能实现未来的辉煌。我们必须懂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惟有奋斗,方能圆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延安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并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建党精神和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倡导的具体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人民的共同价值认识,转化为人民的力量,才能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才能在战胜“群狼”围殴和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梦想。

三是聚焦“一个目标”。就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就是要走接续奋斗、玉汝于成的道路。首先,要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意义。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起来的目标,是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目标,是迈向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这个目标也是中国人民在国际上真正挺起腰杆、取得更加主动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必由之路,这个目标也是新时代凝聚共识、凝聚民心、凝聚力量的“磁力点”和“磁芯”。其次,要深入理解这个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实现条件是什么?如何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从而深刻理解这个目标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行性。再次,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和特色以及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的关系。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融入人类文明并构建人类文明形态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那些已固化的旧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清晰,必然在行动上会更加自觉、更加自信。

四是坚守“一个关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是组织起来,众志成城的中国道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就是要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奋斗目标的道路。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来自人民、扎根于人民,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的政党,她与西方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些内容都写在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和领路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我们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惊涛骇浪”的政治保障。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使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翻身解放,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将中国建成自己的美好家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推向新时代;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使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才使中国文明在二十一世纪展示出了新姿态。凡是爱国者和有点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常识的人都应该承认这个事实、明白这个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沿着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真理焕发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述的中国道理、中国道路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来的真理,是中国面向未来、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底层逻辑、根据所在和强大动力。

(作者系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