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分级诊疗,开创群众就医新格局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5 09:07 作者:张家祯

4月18日,群众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中心卫生院新改造的检验科做检查。

近年来,西安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积极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从加强规划布局和机制突破创新、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就医需求,努力让群众享受方便、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近日,记者深入西安市未央区、莲湖区、长安区等地走访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了解具有西安特色的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群众去大型三甲医院就医“一床难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探索“基层首诊、医院手术、社区康复”就诊新模式,为方便群众高效就医提供了有力保障。

4月12日,西安市第三医院卫星医院(灞桥)在西安市灞桥区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揭牌。这是西安市成立的第10家卫星医院。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开展医疗技术全方位合作,提高了床位使用率,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这是西安市构建群众就医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安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城市医联体建设新模式,积极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高效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卫星医院

实现全方位合作

“之前在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非常麻烦,现在移动CT车开到了社区,在社区就可以做CT检查,省时省力又省钱。”4月18日,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王女士此次做CT检查的费用是115元,按一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报销比例,医保报销后个人只需要支付35元。

2023年11月1日,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联体内上级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签约,合作共建西安市第三医院卫星医院(汉城),开展医疗技术全方位合作。“卫星医院成立后,西安市第三医院派驻多位专家下沉中心坐诊带教。同时,西安市第三医院将移动CT车开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远程系统出具CT检查报告。”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祝渭静告诉记者。

西安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镇在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坐诊,并担任该中心综合住院部主任。“方便”“便宜”“效果好”,这是患者在中心就诊后,刘镇常常听到的反馈。

“这里的住院部主要收治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西安市第三医院合作开设绿色转诊通道,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进行紧急救治。”刘镇说。

“经过5个多月的运转,我们中心整体诊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有了卫星医院的招牌和专家坐诊加持,群众对中心的信赖程度与日俱增,中心门诊就诊量明显攀升。现在,日均门诊量400余人次,综合住院部的30张床位常态化满床收治,有效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功能。”祝渭静说。

截至目前,西安市共有10家卫星医院,设置床位283张,门诊接诊3.9万余人次,牵头医院向基层下转患者6155人次,基层上转679人次,卫星医院基层病床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有效破解了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分级诊疗难题。

县域医共体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为进一步扩大肿瘤防治科普宣传覆盖面,提升肿瘤防控意识,4月18日,西安市长安区医院组织专家在长安区滦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了有关癌症筛查和恶性肿瘤筛查的宣教义诊活动。这样的活动,每月都会在滦镇中心卫生院开展。

“通过不断学习,卫生院的医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滦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姬朝说。

医师队伍能力提升,得益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挥作用。去年,长安区医院与滦镇中心卫生院、滦镇辖区村卫生室构建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立后,滦镇中心卫生院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滦镇中心卫生院还加挂了“长安区医院滦镇分院”的牌子。长安区卫生健康局下派一名挂职副院长,参与卫生院的业务管理。长安区医院、长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下派专家,开展妇科、儿科对口帮扶。

在长安区医院专家指导下,滦镇中心卫生院建成了标准化手术室、远程心电系统、雾化吸入室等,不断升级疾病诊疗手段。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对卫生院检验科进行了全面改造,检验检查项目由原来的50余项增加至150余项。随着各项工作推进,群众获得了更多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长安区医院为我们配备了一辆移动CT车,还与卫生院及辖区村卫生室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通过转诊绿色通道上转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姬朝说。

目前,西安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实现远郊7个区县全覆盖,全市43家二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7家县级医院和55家乡镇卫生院。2023年,远郊7个区县基层诊疗870.9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42.93%。

夯实基础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西安市莲湖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楼是针灸住院病区。4月19日,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病区走廊一侧挂满了锦旗。

不久前,西安市民师女士将一面写有“多年失眠被困扰 神针妙手除病根”的锦旗送给该中心的张万良医生。师女士因为种种原因长时间心情烦闷,深受失眠困扰,前往多家医院求医问药,却无法根治。经亲友推荐,师女士来到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疗。一个疗程后,师女士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睡眠逐渐恢复正常。

2020年5月,莲湖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一馆两区”,即中医国医馆、中医康复住院病区、针灸住院病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在不断发展中,该中心拥有了一支由25人组成的经验丰富的中医医护团队。

“针灸住院病区主要运用古法针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该疗法对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疼痛、脑卒中、面部神经麻痹等疾病有独特疗效。”莲湖区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晓东说。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李晓东介绍,近年来,中心开展了针灸、推拿、艾灸等16项中医特色治疗护理项目,吸引了周边社区群众,66张住院病床经常处于满床状态。

近年来,西安市积极推进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了以三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中医医院为骨干、综合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重要力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

权威访谈

完善诊疗体系 打好政策“组合拳”

访谈嘉宾: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樊军荣

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立文

问:医联体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西安市在加强医联体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樊军荣:西安市卫生健康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持续推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医疗资源、城市医疗专家“双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两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行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同时创新构建了具有西安特色的卫星医院医联体模式,建成了一批医联体,成效显著。2023年,各医联体累计下派专家2.2万人次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就医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问:下一步,西安市将如何继续发挥基层医疗资源作用,落实三级诊疗体系?

樊军荣:一是筑牢基层服务网。制定并实施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措施,召开基层卫生能力提升观摩会,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创建活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口腔、妇科、儿科等专业科室建设,年内力争新增“基本标准”机构10家、“推荐标准”机构5家、“社区医院标准”机构3家。

二是深化医联(共)体建设。充分总结卫星医院建设试点经验,深入探索紧密型社区医联体新模式,强化远郊7个区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新科室设置和新项目、新技术应用。加强远程心电、影像检查互联互通,贯通上下级用药目录,全面提升住院服务能力。

三是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慢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服务对象为重点,持续推动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项目落实。

四是建强基层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能力和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治疗基本技能,有效发挥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作用。

五是强化对口支援帮扶。组织16家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支援帮扶7家县级医院、55家乡镇卫生院,确保每个支援周期帮助卫生院规范开展1—2个技术项目,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在县级医院或卫生院提供门诊服务。

六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新建中医阁100个。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指导莲湖区、未央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巩固提升碑林区等9个区县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

问:西安市医保局在助推分级诊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冯立文:西安市医保局通过医保政策引导,鼓励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助推分级诊疗实施,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行差异化报销政策。定点医院等级越低,住院及门诊报销比例越高。城镇职工医保,三级(含三级特等)、二级、一级定点医院在职职工住院报销比例分别为88%、90%、92%,门诊报销比例分别为50%、60%、70%。城乡居民医保,三级特等、三级、二级、一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为50%、60%、70%、80%。

二是实行连续计算起付线政策。已经在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城镇职工或城乡居民参保群众,因病情需要上转三级或三级特等定点医院时,执行两级定点医院起付线的差额部分。参保群众在康复期由三级或三级特等定点医院下转时,取消下级定点医院起付线。

三是实行鼓励性转诊政策,起付标准“定额减免”。参保居民持二级定点医院转诊单,在三级定点医院住院起付线降低200元、在三级特等定点医院住院起付线降低300元。

记者手记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医联体工作体制机制、推行卫星医院医疗服务模式……西安市正不断改进公共医疗卫生工作,兑现让群众“病有所医”的承诺,积极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

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西安市正在构建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加信任,把小病、慢病、常见病诊疗留在基层,就医习惯逐步改变。

在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中,西安市推出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卫星医院为特色的医联体基本框架体系,多措并举引导医疗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上下转诊通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西安市的做法对全省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各地应积极借鉴,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从加强规划布局和机制突破创新、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就医需求,让群众享受方便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健康无小事,点滴系民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只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筑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才能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


链接

西安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条件。近年来,累计新迁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285家,303个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设施和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共计18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本标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有中医馆,建成示范中医馆41个,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新建中医阁24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