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读懂“六个坚持”“四重逻辑”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16 10:55 作者:胡晓鹏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清晰指明改革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揭示改革的动力来源及其目的与归宿;“坚持守正创新”,科学确立改革的边界和标准,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充分阐释改革是一场关于体制、机制、规则的建设、完善和创新过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改革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实施,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以及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彰显正确改革方法论的重要性,需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六个坚持”是经过长期探索发展出来的一套指导改革实践的原则体系,既表现为行动推进的具体要求,又蕴含理解认知的思辨逻辑。从“六个坚持”中,可以提炼出“四重逻辑”,即正确立场逻辑、历史经验逻辑、动态辩证逻辑和开放发展逻辑。

所谓正确立场逻辑,就是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上判定改革思路是否正确,切忌以改革之名行违背社会主义之实。

比如,不能笼统地、简单地说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了。“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但总体上不存在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

坚持正确立场逻辑,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所谓历史经验逻辑,就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思考不同发展时期改革思路、改革内容、改革重点的连续性,找到当下的薄弱环节以及应该集中突破的改革重点,切忌用现在的问题否定过去的成就。

当务之急,尤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并提振精气神。

所谓动态辩证逻辑,就是要把对改革成效的评价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结合起来,切忌把改革看作一劳永逸之事。

事实上,改革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进程。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改革的侧重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变化对相关部署举措进行调整。

所谓开放发展逻辑,就是要从全球化发展的空间方位中探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边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为了中国自身发展,也要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思考如何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协同发展。要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