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08:59 作者:阎树群 李东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阐发了文化建设的时代方位和时代价值,又把准了文化发展的时代航向和时代脉搏,既反映了文化建设的时代风貌和时代活力,又体现了文化发展的时代创新和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

标定文化的时代方位,阐发文化的时代价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坚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阐发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方位,深刻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对文化的重视提升到新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支撑,从而赋予文化建设新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文化的优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拥有的独特优势,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从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相互交织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多维度阐发文化的当代意义,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价值的充分认识和科学阐明。

引领文化的时代航向,把准文化的时代脉搏。循大道,至万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统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肩负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七个着力”既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是文化建设的时代航向,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度把握。

展现文化的时代风貌,激发文化的时代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是有机统一整体。自信才能自强,一个有着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涵养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源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找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固守正,才能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秉持开放包容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坚持守正创新是坚定文化自信和秉持开放包容的必然要求。三者的协同共进、有机统一不但表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且展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格局,更能够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动文化的时代创新,凝聚文化的时代精华。“不日新者必日退。”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还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的深刻阐发,既是对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的继续深化,也是对新时代发展文化理论、推进文化创新的进一步昭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领域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其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更为集中体现了这一科学思想的文化和精神品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这些珍贵的文化精髓、精神标识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历久弥新,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最终凝结成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凝结为时代精华的鲜明脉络和规律依循的正确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创造中推进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时代发展中凝聚更多文化的时代精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