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彰显党的形象的“第一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党的初心使命,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任务。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深化作风建设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擦亮管党治党“金色名片”。
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党的作风问题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有力体现,也是践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伟大的事业需要优良的党风,优良的党风推动伟大的事业。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党和人民才能同甘共苦。作风好,则党群同心、智慧汇聚、决策科学、事业兴旺;作风不正,则脱离群众、决策失误、发展偏离。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重视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苏区干部好作风》歌谣中的“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到《论联合政府》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包括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内的优良作风……加强作风建设这条红线,犹如一条有力的脉络,鲜明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显著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党要管党。那么,党如何管?全面从严治党怎么严?首先要弄清楚从哪里入手。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面向全体党员和干部提出作风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进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切实把握鲜明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善于站在政治的制高点上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偏差。”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必须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是公、私二字,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了党性这个作风建设的根本。从明确规定公款、公权使用的界限,强化党员、干部“公私分明”的党性原则到要求党员、干部将日常行为与理想信念挂钩、加强党性修养,党中央抓中央八项规定,把筑牢党性根基作为重要着眼点,力求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党性、党风、党纪统一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锻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一枝一叶总关情”,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凝结着我们党长期管党治党的丰富经验,也为新时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的每一条都指向人民群众关切。中央八项规定“破”的是人民群众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歪风邪气,“立”的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双手赞成的清风正气。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我们党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以优良作风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
“四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是纠正和整治“四风”问题的具体抓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具体问题抓起,从车辆到住房配备,从会风到报道长度,从月饼粽子到烟花爆竹、贺卡挂历等“小事小节”,一件件“小事”划清“公”“私”界限,尽显“真管真严”。标本兼治,久久发力,要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
作风建设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不正之风和腐败绝对不能割裂开来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统筹推进、贯通治理。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真正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能量
深化理论武装彰显思想真理。伟大实践孕育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重点,坚持原原本本学和系统深入学相结合。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主要要求,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既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学习本地区本部门结合实际出台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安排,又全面学习加强改进作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和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从而全面深入理解作风行为标准,绷紧作风之弦,构筑起作风建设的坚固屏障。
摆正第一方阵,做好榜样示范。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作风,历来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是人民群众观察党风的重要窗口。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党员干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其内容具体、条目清晰、标准统一、操作性强,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规范党员干部的作风行为。必须坚持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思想自觉培根铸魂、以政治自觉立心固本、以行动自觉激浊扬清、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化风成俗。唯有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才能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营造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浓厚氛围,离不开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和进展成效。不断丰富优秀文化作品供给,用好重大文艺创作计划,支持优秀报告文学、影视剧作品等制作刊播,坚持将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形成崇德尊法、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锐利思想武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书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辉煌篇章。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秘书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建构与制度路径研究”〈24&ZD031〉、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建设研究”〈24&WZD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