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叶挺被无理扣押。1944年1月,叶挺被转押到湖北恩施。蒋介石企图从生活、经济上挟持叶挺。但在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生活面前,叶挺总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应对。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叶挺带着子女们在住所附近垦荒两亩多地,种上玉米、红薯、番茄、白菜和萝卜,还饲养了五六头猪、10多只兔、40多只鸡鸭和10多只山羊,另外开辟了一大块茶园。这些茶树至今枝叶繁茂,被恩施人民誉为“将军茶”。
时任湖北省银行员工消费合作总社经理柯南山回忆:“叶将军第二次来恩施,自己养了一批猪、羊、鸡、鸭,还需要一批良种。一天,周苍柏总经理电话通知我,要我去向叶挺将军面告,已派人到外地选购良种,一候运到,即可送去。我当即按电话指示的路线去见叶挺将军。叶挺将军住在西门外一幢土墙民房中,当我来到房前禾场时,他正在门口。我说明来意后,他十分亲切地接待了我,并带我参观猪圈、鸡笼等。他说:‘中国农村十分落后,不改良家畜品种,农村副业就无法发展。我现在反正做不了别的事,想在这方面实习一下,也许能积累一点小小的经验。’在谈话中,叶挺将军又把农民的食盐问题提出来,要我们关心一下。”
据国民党特务郑达昌(当时给叶挺当勤务兵,易名郑吉安,负责室内监视)交待:“军长每日总有一半的时间劳动,种菜、扯草、上肥料,四五十岁的人,精神比青年人都好,俨然一位朴实的农民。”“军长高兴时还对我说:‘共产党做事,大家一样,有好大能力做好大的事业,有多少力气担多少担子。一切是公开的。不像国民党讲派别,分系统,又要有背景,有关系才能做事。’还讲了许多关于国民党的腐败,政治黑暗的事实,讲国共两党之间的区别等等。同时还给我们分配劳动任务,经常说:‘人都要劳动,不劳动不得食。’”
叶挺常去附近小茶馆串门,和农户聊天,了解民众疾苦,从生活、生产技术上关怀贫苦农民,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居贺香贵说:“我的小孩和丈夫生病了,都是叶挺将军给钱请大夫治好的,他还给我们一些本钱,教我们生豆芽的技术,让我们做豆芽生意来解决生活困难。”
茶馆主人陈学清回忆:“叶挺将军有一次给黄国顺借钱买了200多只鸭子放养,黄国顺卖鸭蛋后,每次还钱给叶挺,叶军长总是说:‘钱你留着用,等收入多了,你再还给我。’一年多过去了,叶挺将军未要分文,连鸭蛋也不肯收一个。”
1945年8月,叶挺即将离开恩施,为答谢邻居,不仅请他们吃饭,还把家畜、菜地等分送给他们。此外,叶挺把亲手盖的一间猪圈屋打扫得干干净净,送给侯传元夫妇,他们感动得老泪横流。
(摘编自《红岩春秋》2023年第3期 蔡长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