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干部怎么干,折射作风、映射担当。
作风建设“沉下去”,乡村振兴“实起来”。无论实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还是推动技术赋能、精准监管,办好群众关心的事,都要确保政策精准落实、涉农资金规范使用。基层干部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乡村治理就更有效率、更得人心。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要求把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自觉遵守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既是维护党的形象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
如今,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意识不断增强,办事更加规范。到农村采访,当谈及“花钱”问题,有村干部说得直接——村账乡管,笔笔公开;也说得坚定——项目申请,工程招标,钱不过手。这充分表明,有了约束之法,多了机制护航,能更好推进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人们常说,做人要正,做事要公。农村基层干部公不公正,老百姓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实。以有效制度筑牢廉洁根基,以有力引导激励干部作为,做到每笔开支“晒在阳光下”、每项决策“贴着民心走”,廉泉必能涌乡野、清风定能沐振兴。
(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