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店被列为红色重点监管对象,请提供本季度的医保结算单和进销存资料。”7月8日,洛南县“纪保联动”督查组到一家药店进行专项检查。这是该县纪委对20家被列入红色监管对象的定点医药机构实施“专项检查+驻点督查”双监管,守好群众的“救命钱”。
医保基金关乎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把医保基金管理列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点,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全力护航医保基金运行安全。
通过深化“职能部门+室组地”协作机制,洛南县纪委监委联合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局等7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紧盯“两定”机构欺诈骗保、职业骗保人和参保人员欺诈骗保、医保部门及经办机构责任等问题,通过现场检查、智能审核、飞行检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排查医保基金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我们在督查中发现13个苗头性问题,通过‘点对点交办’督促责任部门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开展销号整改。”洛南县纪委监委党风室主任唐亚萍说,对虚报冒领、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监管失职失责及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他们督促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1件、问责2人。截至目前,洛南县纪委监委查处医保基金领域违纪违法问题4件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2人,追回医保基金58.5万元。
紧盯基金申请、审核、拨付、清算等关键环节,洛南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医保局组织全县25家医疗机构、160家医药机构开展自查自纠,守好基金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洛南县纪委监委针对定点医药机构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督促县医保局出台《洛南县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办法》,在全县推行医保基金“红黄绿三色监管”。
洛南县把近3年存在欺诈骗保或违规使用基金行为、上年度协议考核小于70分等问题的机构纳入“红色监管”,实行科级领导包抓,将反复违规的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和参保人员纳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开曝光;对于虽无欺诈骗保但有违规问题且整改到位、上年度协议考核得分在70分到89分之间等情况的机构,列入“黄色监管”,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对于检查无欺诈骗保及违规使用基金、上年度协议考核得分超过90分等情况的机构,列为“绿色监管”。
与此同时,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监管等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10名人员担任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同相关部门建立“信用信息互通平台”和案件协查机制,强化智审平台监测预警,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监管模式,织牢医保基金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