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5-22 11:17 作者:钱怡

科学考察干部政治素质,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干部的政治表态可以反映政治素质,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干部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力求以事见人、知事识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一个地区,政治上越是清明,就越有战斗力、凝聚力,发展态势就越好;一名干部,政治上越坚定,就越有激情和干劲,工作成效就越明显。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是引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把好政治标准,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是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首要标尺。把对标中央精神、中央要求作为首要准则,坚持党中央倡导什么、强调什么就考核什么。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是否”要求,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指标,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设置个性化要求,力求厘清政治标准的具体表现和量化形式,科学搭建政治素质指标体系的“四梁八柱”。要注意把干部的一般性特征特点、常规工作评价从政治素质考察中剥离出来,避免“政治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防止考核标准泛化、概念化、笼统化。

丰富评价手段,解决“怎么考”的问题。政治素质涉及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辨识难、定性难。要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综合运用理论考试、民主测评、政治家访、驻点调研等手段,形成综合研判组合拳。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年度考核、日常考评等相结合,融合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各方面信息,抓住干部重要行为特征,多侧面、多角度了解干部日常政治表现,力求为干部精准画像,避免千人一面。要凝聚力量,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纪检监察、信访等多部门联动配合,多层面、多渠道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突出知事识人,解决“怎么看”的问题。科学考察干部政治素质,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干部的政治表态可以反映政治素质,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干部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力求以事见人、知事识人。事有轻重缓急,难易各有不同。“以事见人”既要看干部日常履职尽责情况,也要看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还要看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中的担当作为情况。要把考核重点从“纸上”搬到“场上”,把考核的主战场从“档案盒里”搬到“工作现场”,沉到一线近距离观察干部、了解干部,把真实的事迹事例作为评判干部政治素质的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用事例佐证。要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纪实档案和研判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从不同维度评估干部成长经历、考核考察、群众评价等方面情况,作出科学分析,预警潜在风险,提升考察效率。

辨析考核结果,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政治素质考察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能不能成为引导干部的风向标,关键看能不能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动真的、来实的。要充分发挥政治把关和政治体检作用,把政治素质评价结果运用到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全链条,做到培养使用与管理监督相统一、能上能下与治庸治懒相结合,真正把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的导向树起来。要以促进干部成长为目的,原汁原味反馈考核情况,对发现的缺点和不足,持续跟踪、督促整改、加以鞭策,让干部有触动、受震动。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与政治素质考核联动机制,及时“加课”“补课”,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先进。

(作者系江苏省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