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政策不能撞车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7 13:08 作者:杨忠芳

基层调研中常会发现,一些部门的政策、要求单个来看并无问题,但来自不同部门、条口的政策合在一起,就可能会出现“撞车”甚至“打架”,这种“合成谬误”成为加重基层不合理负担的一个来源。

“合成谬误”之所以在基层治理中出现,其根源在于政策取向的不一致。如果上级部门制定政策只关注自己领域的“一亩三分地”,各自为阵,缺乏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就会导致政策之间难以衔接和配套,甚至相互掣肘。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冲突,还导致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此外,基层工作人员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承担着将政策转化为实践的重任。当这些各自为政的政策汇聚到基层时,基层所面临的就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而是复杂多变的多线作战局面。基层工作人员本就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被分散到应对各种相互冲突的政策要求上,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政策的落地效果,更会挫伤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打破“合成谬误”,避免出现政策“撞车”,就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政策的协调和统筹。政策制定者要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注重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套,确保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劳动。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确保政策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贴近基层实际。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调整机制。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那些相互冲突、难以执行的政策,要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