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先评优,本意在激励先进、鞭笞后进,是激励担当作为的有效手段。然而,少数单位在评选过程中,凭主观愿望和习惯旧例办事,出现了轮流坐庄、平衡迁就、随意施奖等问题,亟需矫枉纠偏,以正确表彰导向引领干事创业风向。
忌轮流坐庄定先进。有的单位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和业绩差不多,便从“大局”出发,采取“轮流坐庄”的办法,平衡照顾,把荣誉变成了人人有份的“福利”,导致产生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必须以干部实绩为依据,给争先创优的干部应有荣誉,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忌网络投票选先进。有的单位采取网络投票的方式,以人气高低定胜负。候选人纷纷发动亲朋好友投票,甚至不惜雇用“网络水军”,把严肃认真的评先评优演变成“刷票闹剧”。网络投票评选不是拼人脉、拼财力,而要扬优势、展实力、凭实绩,让真正的“优秀者”胜出得利。
忌分配指标凑先进。有的单位不考虑表彰条件,先内定表彰人数,下达分配好的名额指标给下级。下级单位便采取“萝卜填坑”方式,条件欠缺就虚功补缺,“矮子里面挑高个”。而有些单位“藏龙卧虎”,却因超过指标限制而与先进错肩。先进名额指标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简单按比例分配,将评先评优搞成“吃大锅饭”“撒芝麻盐”。
忌集中力量造先进。为了塑造先进典型,有些单位不惜把优秀人物、先进典型重点打造成“完人”,甚至以“临近退休意义不大”之名,让年近退休的干部让出名额。要切忌“为了造星而造星”,让创造业绩的人实至名归,用心挖掘每个候选人身上的闪光点,真正把实干之才选出来。
忌领导私下圈先进。有的领导干部把评先评优当成私有权,指定先进、圈画典型,凭感情而不是凭工作、凭印象而不是凭业绩挑选。为了让“先进”名正言顺,上报材料东拼西凑,民主推荐走走程序,生搬硬套“贴金”。长此以往,一些钻营者想方设法“做人情”,甚至贿赂领导攫取荣誉,评先评优演变为单位的亚腐败现象。要公平公正选拔,依实依绩上报,推荐人选有依据,强化申报监督,将腐败现象扼杀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