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板凳连着民心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4-16 10:54 作者:肖乐彧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座谈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听取问题意见,为党员干部做深调查研究、做优科学决策、做实群众工作树立了榜样、立下了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常常召开“板凳座谈会”。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一张方桌、几个矮凳就是一个临时会场。小小的方桌、矮矮的板凳,是贴心的距离、深厚的感情。

板凳坐着硬,大家心里暖,只有沉到一线,让脚上沾有更多“泥土”,才能涌出更多真情。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群众的“小凳子”上,杜绝“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群众共饮一壶茶、同吃一锅饭,在板凳调研中畅通听真话、摸实情的长效渠道。屁股和群众的凳子贴得紧了,就能在促膝长谈中多结交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架起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

赢得群众信任,靠的是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的是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要增强群众感情,做好与群众心贴心交流的功课,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简洁生动的群众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要多聊家长里短、多问民生冷暖,常听“牢骚声”和“心里话”,细辨“话外音”和“潜台词”,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了解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基层实际,把百姓的急难愁盼看得更清、察得更透。要甘当小学生,拜师群众、问计于民,真正把问题发现出来、智慧凝聚起来。

“板凳座谈”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实效,看后续有没有把问题解决好。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盼,形成民生实事推进清单,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兑现,把走了多少路、谈了多少心同干了多少事有机统一起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以实干赢得掌声,杜绝漂亮话、太极拳,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让群众看到实打实的变化和成效。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