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在“五一”这个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日子里,我们要向所有劳动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今天,人们谈论的是功能越发强大的人工智能,是网络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共享经济,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无数个“0”和“1”组成的符码,仍然来源于劳动。没有劳动者的付出和努力,就不会有改变世界的宏伟架构,不管劳动的形式和方法如何改变,它都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和根基。
就在“五一”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在这些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也看到了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还有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在平凡岗位上用双手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劳动者,永远值得被推崇、被赞美。当我们足不出户,坐等商品和食物上门,背后是无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在城市道路上的奔忙;当我们动动手指,通过键盘和屏幕连接世界,背后是无数程序员、开发者的创意;当我们兴致勃勃,筹划着乘坐高铁来一场向着“诗与远方”的旅行,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建设者的苦干。
人工智能的飞速进化、自动化机器人的惊艳亮相,屡屡引发会不会“取代人类”的热议,但是,再先进的工具也只是工具。工业革命没有消灭劳动,互联网没有消灭劳动,今天的AI,也不可能消灭劳动。美好的世界和生活,只能靠人类的双手去创造。
粮食产量有史以来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尽管外部风险挑战接踵而至,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会停歇,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向我们发出召唤。永远不能忘记,一切伟大的成就,来自于数以亿万计的劳动大军,是伟大的劳动者用青春和汗水成就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新一代的劳动者已经在茁壮成长。年轻人对时代变化的感触总是最敏感的,在网络上和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各种来自年轻人的吐槽。但在调侃的话语里藏着的,是他们的壮志和梦想。不管是否年轻,个体的人生高度仍然取决于他有没有一颗实干的心,有没有奋斗的精气神。说到底,只有劳动,才不会让我们被埋没;只有劳动,才能实现自己本初的人生理想。
今年的“五一”假期不仅增加了1天,而且尽可能减少了调休带来的影响,可谓“含金量”十足。让更多人获得了一个刚性的休假机会,大家的获得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何尝不是对于劳动者的关怀和爱护?社会普遍关心年轻人的就业,关心新业态工作者的权益,其实就是新时代的“为劳动者送温暖”。为劳动者保驾护航,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有蓬勃的生命力。
劳动者永远值得被尊重,但尊重不应只在“五一”。用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再次赞美劳动,一同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