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把随意检查关进制度的“笼子”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08:57 作者:何冠军

“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这是明确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去年以来,许多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开出了“无事不扰”清单,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检查,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还倒逼执法监管部门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推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

执法部门承担着监管和服务的职责,少不了跟企业打交道、到企业进行检查。即使每个执法部门只登门查一次,迎检的企业也不得不在不同执法部门之间疲于应付。“无事不扰”的一系列探索,从设置“企业宁静日”,到推行“扫码入企”,再到赋予企业面对违规检查时“拒绝迎检”的权利,既尊重了企业自主经营权,也让政商关系有了边界。以“无事不扰”为衡量标准,隐藏在随意检查、重复检查背后的不良作风就无处遁形。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从随意检查、重复检查中抽出身来,把精力和资源更好地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上,并针对企业的正当需求,精准服务,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事实上,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同样困扰着一些基层单位。比如,每到年终,名目繁多的检查纷至沓来。一些检查要求“一刀切”“一锅煮”,脱离基层实际,以查出问题多少为成绩……上述做法,实质上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隐形变异的新表现。

总结推广涉企“无事不扰”的工作经验,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统筹整合各种检查事项,删繁就简、合并规范,把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关进制度的“笼子”,不仅能有效铲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还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