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撕开反复开工的“画皮”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10:30 作者:闫丽

项目开工是喜事,可同一个项目反复开工好几次,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山东省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有的集中开工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有的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群众反映强烈。

数字出不了效益,撕开反复开工的“画皮”,内里是好面子、慕虚荣的歪风。有网友揶揄道,既然要开工,就得雇来挖掘机、推土机、汽车之类,再雇来一些工人,还要搭好舞台,插上彩旗,弄个开工典礼。这样“凑数”的表演就是一种形式主义,本质上是为了表面政绩,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城市形象、政府口碑的损害。数据刷上去了,排名也有了,但是项目动工了吗?有什么实际进展?会不会留下“烂尾工程”?都值得打个问号。

人们常说,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但是,当开工成了营造场面的“表演场”,当项目成了追求表面政绩的工具,其推动发展、辐射各方的价值与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

上项目、出产品,不能离“谱”。这个“谱”是发展规律、是实际情况。项目成千上万,特点也千差万别,审批进度、资源条件各不相同。如何谋划、何时开工,看天时,把握市场时机,也看地利,顺应资源特色,更看人和,尊重科学规律。条件成熟一个,开工建设一个,把心思多放在拼项目质量、拼发展环境上,不图一时之快,带来的是发展的长久之效。说到底,让发展真正受益,让群众真心满意,才是最亮眼的政绩。

开工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形成实物工作量。开工、建设、投产是一个完整闭环,全周期管理、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对接、全过程合作,使得整个链条顺畅,发展的效能也就更高。有的地方打通商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素,对投资项目进行保障服务;有的地方强化政企社之间的联动,护航项目全生命周期、畅通全链条……紧抓,实抓,才不会让形式主义之风危害发展。

少一些锣鼓喧天的仪式,多一些脚踏实地的服务,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放在项目推进上,一个个项目才能真正让投资者放心、让百姓受益。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