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工作效率本是好事,可如果只盯着速度,就有问题了。
近日,江苏省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金湖县工信局多次向全县乡镇、街道、开发区发出摸排企业情况、填报数据表格的通知,要求隔天上报,甚至“上午10点刚通知,当天下午3点前就要报数据”,令人愕然。
不切实际的提速,容易催生形式主义。很多时候,要求上报的材料、数据不是现成的,需要时间去调研、收集。一句“当天必须上报”,压力给到基层,而基层迫于时限,只能疲于应付,甚至出现编造数据、用往年材料的情况。如此“完成任务”,当事人觉得委屈,于做好工作无益,还可能助长应付心态,为了“快”丢了“好”。
上午刚栽树,不可能下午就乘凉,这样的道理谁都懂。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能说明另有所图——要材料、要数据,不是要了解基层实际或真的解决什么问题,而是为了留下可视化的过程痕迹。只关心自己这一环能不能交差,把表面光鲜的材料、数据当作所谓的成绩,就无心去顾及群众呼声、感知民生冷暖了。
形式主义是作风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在讲求效率的时代,工作提速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少些不切实际、多些实事求是,既要心态摆正,也要工作得法。有的地方设置“周二无会日”,给党员干部下基层留出时间;有的地方尝试推行“一表通”,让各部门更方便获取数据,减少基层填表工作量……从实际出发,给基层工作时间适当“留白”,让基层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深入一线去摸情况、问需求,实实在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实现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工作提速的初衷是更好服务群众,回归这个初心,才能找到如何提的方法。正如有人所说,成也速度、败也速度,差别在于,是搞形式主义,还是从“为民”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