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建设的外在表现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干事创业能力,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绝不能浮于表面,下表面功夫。
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地方和部门把从严管理简单等同于材料从严、流程从严,重“流程”、重“规范”胜于解决问题,有的以“规范”之名设计繁琐流程,看似程序严谨,实则程序空转;有的面对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将功夫下在“纸面”上,以精致的留痕外衣掩盖担当的缺位和工作的虚浮,消解了作风建设的精神内核,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说到底,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以彻底的自我革命勇气,构建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制度体系。要将从严的标尺精准指向工作实绩和群众获得感,而非纸面材料厚度,将作风建设的功夫下到实践实干上。要探索建立痕迹倒查监督检查机制,不能只看留痕是否齐全,更要深入调查研究痕迹背后的工作实际情况和群众评价。要推广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让作风评判权真正回归到群众手中。要将作风建设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引导广大干部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解决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的实际问题上,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