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破解作风问题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5-07-14 09:26 作者:余秋石

作风问题绝非表面现象,之所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是因为有着深刻的思想和利益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勇于直面思想和利益的根源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推动作风建设真正深入下去、持久见效,直至化风成俗。

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深入治理,就越需对症下药、综合施治。从思想根源上看,作风问题往往源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宗旨意识的淡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钙”足则神聚。一旦党员干部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就很容易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只有从思想上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才能在行动上坚强而有力,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以良好的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利益驱动是作风问题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从利益根源上看,面对党中央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个别党员干部之所以顶风作案、打擦边球,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因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在作祟,有的人面对长期存在的利益格局缺乏自我革命的勇气;有的人斤斤计较于物质利益、苦心孤诣于一己之私,形成作风问题的“破窗效应”。

抓作风建设,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从思想根源上入手,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重要法宝,让党员干部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中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以宝贵党性滋养增正气、祛邪气、强免疫、固根本。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执着落实到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中践行根本宗旨、检验初心使命,努力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

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问题,必须抓住利益这一核心要素,铲除利益驱动的土壤,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祛沉疴、治顽疾,必须彻底整治作风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破解背后的利益链条和“负反馈”机制,激浊扬清、去伪存真,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让正气充盈成为主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完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严把选人用人作风关,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持续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更好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推动形成崇尚实干、务求实效的干事导向。加大作风问题监督查处力度,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特别是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对作风问题做到坚决查处、及时整改、严肃问责,持续形成强有力的警示效应。持续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党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只有更加注重从源头上治理作风问题,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精准施策、釜底抽薪,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作风问题,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走向深入,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