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虚功做不出实绩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1 作者:邱有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坚持动真碰硬查摆问题、真抓实干推进整改。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有的抓理论学习“雨过地皮湿”,有的汇报材料以“数据达标”代替“工作达标”……这些表面功夫,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如镜中花、水中月,经不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力戒虚功,以实干交出优异答卷。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执着坚守,黄文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无不诠释着实干精神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爬坡坎”、乡村振兴的“硬骨头”、基层治理的“复杂题”,都要求拿出实打实的举措、硬碰硬的担当。倘若热衷于做表面功夫,很可能是“无用功”“做负功”,影响工作、贻误发展,败坏风气、腐蚀社会。

虚功易做,实绩难成。少数党员干部在“实”与“虚”之间走偏了方向,究其原因是作风不实,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破除“虚功”,关键是要秉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自觉将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激发真担当、真作为的内生动力;要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以水滴石穿的坚韧、持之以恒的决心担当作为,推动工作一项项落地、一锤锤敲实。组织部门也要用好政绩考核“指挥棒”,真正把“帽子”戴到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头上”,“板子”打到热衷搞形式、做虚功的干部“身上”,推动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干部政绩真不真、作风实不实,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只有真抓实干、干出实绩,方能得到群众认可。党员干部要答好“入党何求、当官何为、离任何留”三个问题,牢固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以实绩实效赢得百姓口碑。要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用心、用情、用力把民生愿景绘制成幸福实景。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