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多琢磨事 少琢磨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6 作者:杨健

形成“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风尚,使潜规则无处遁形,让投机钻营者碰壁,让埋头者出头、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不粘人”赞誉务实干部,他们不谄媚领导,不经营关系,凭实绩立身。现实中,有少数干部精于“琢磨人”,他们揣摩上意、编织关系、攀附权势,将“人际学”奉为晋升圭臬。这两类干部的差异,折射出实干与钻营两种价值取向的分野,带来不同的人生结局。

“琢磨人”者遇事推诿塞责,却谙熟“感情贿赂”之术。他们以拉帮结派替代履职尽责,热衷钻营各种关系,表面殷勤备至,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此类行为看似人情练达,实则暗藏危机。当“琢磨人”成为潜规则,吹拍逢迎大行其道,必然催生精致利己的土壤。届时遇事推诿塞责者有之,揽功诿过者有之,热衷经营“小圈子”、编织“关系网”者亦有之,组织内部轻则人心涣散、信任消弭,重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让实干者寒心、使担当者却步。这种只唯上不唯实的“琢磨”,会让精力耗费在阿谀奉承、投其所好上,同志关系沦为利益交换,上下级纽带异化为人身依附,致使党内政治文化被虚浮之气侵蚀、政治生态被污染。

“琢磨事”的干部凝心于职责使命,将精力倾注于履职担当,视困难为磨刀石。谷文昌立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终让海岛换天地,李保国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太行,终把荒山变金山,皆是以“时时放心不下”之责百炼成钢。面对改革深水区,尤需涵养“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之勇毅,把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成为驾驭改革的行家里手。“琢磨事”并非闭门造车,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的熔炉中锤炼真本领、涵养大格局。当每位干部都成为“事的专家”,组织自然能形成“业的合力”,改革推进才能蹄疾步稳,事业发展才能持续兴旺。

事业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实干的土壤上,而非人际钻营的浮沙中。党员干部要立根固本,校准价值坐标,深刻认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要求,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个人追求融入集体事业,从思想深处铲除“关系哲学”的滋生土壤,真正做到心无旁骛谋发展、躬身力行解民忧。要树立鲜明导向,形成“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风尚,坚决破除简单的以票取人倾向,强化权力监督与问责,织密制度笼子,使潜规则无处遁形,让投机钻营者碰壁,让埋头者出头、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要净化政治生态,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旗帜鲜明支持不谄媚不经营、专注干事、一心为民的“不粘人”干部,弘扬实干文化、抵制庸俗习气,营造重实干、重实绩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