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疆和静县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抓教育、重预防、严整治,纠治政绩观错位偏差问题,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把正确政绩观教育作为党员干部的首要课、必修课,纳入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各类培训必修课程、民主生活会必学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举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学习讨论150余场次。
出台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具体细则,制定政绩观偏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职责清单,明确权责边界范围,便于各乡镇、部门单位班子成员逐一对照和自查自纠。由组织部门会同纪委监委督促指导各单位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突出对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职情况监督,采取实地调研、谈心谈话、提醒函询等方式,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7个。
集中开展“政绩工程”专项整治,用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对近年来实施的220个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项目全面梳理。推行领导干部政绩观专项考核,按照不同单位功能定位和工作职责,分类设置考核内容,组成10个考核组,分领域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现场了解等方式,重点了解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为民造福、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新发展理念5个方面的情况,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治懒治庸等结合起来,对58名敢担当、能力强的干部及时表彰奖励、选拔使用,对4名不担当不作为的严格依规依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