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山西太原扎实推进小区党建工作

激发“最小单元”最大效能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4-25 10:11 作者:通讯员 韦敏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十多年间,太原城市人口增至551.47万,城镇化率提高6.52个百分点,外来人口持续增长,新建住宅小区大幅增加,因物业管理不规范、业委会成员履职不到位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以街道社区为主的传统治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近些年来,太原市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示范点引领带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小区党建工作,切实将党的组织根系延伸到小区、楼栋、单元,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形成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太原经验”。

聚焦小区治理统筹不足,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延伸组织根系

>>>构建“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

4月的一天,小店区一中宿舍小区2号楼的外墙保温层突然掉落,小区党组织立刻组织居民协商,通过居民、物业共同出资,顺利解决保温层维修问题。“原来老旧小区由社区兜底管理,管不过来,效果也不好,现在小区有了党组织,就有了发动机,小区治理跑出加速度。”永康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康俊萍说。

2022年以来,太原市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治理精细化不够问题,大力推动组织根系向小区、楼栋、单元延伸,分类施策将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

从建设年代、公建配套、居民类型、服务需求4个维度,将全市小区精准划分为商住、老旧、过渡、单位4种类型,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分别确定组建主体,牵头组建小区党组织。

规范小区、网格党组织,设置小区大网格小、网格大小区小、小区网格重合三种情形,设立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构建“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

目前,全市成立小区党组织3622个,覆盖5679个小区,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小区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最近,迎泽区日化院小区的居民多了件高兴事——单元楼终于新增了无障碍通道,并安装了楼梯扶手,方便了行动不便的居民。原来,由于1号楼楼梯太高,也没有扶手,老人上下楼是个难题。居民向小区党组织书记张健生反映后,他第一时间召集党支部委员、小组长讨论,征求多数居民同意后,快马加鞭协调解决,居民纷纷拍手称赞。

像张健生这样的退休老党员,迎泽区还有150位,他们主动申请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人头熟、威望高的优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组织架构搭建起来,重中之重便是选准选好带头人。太原市按照“宜推则推、宜派则派、宜选则选、宜兼则兼”的原则,通过居民党员选、“两委”干部兼、其他渠道补3种渠道,统筹考虑威望、年龄、时间等因素,配备2710个小区党组织书记。

把好小区党组织委员人选关,着重在物业、业委会(物管会)、网格员中的党员三类人员中产生。将小区党组织书记纳入社区领头雁示范培训班,并针对性制定课程,搭建“60工作室”“青蓝工作室”等一批传帮带平台,不断提升小区领头雁履职能力。

聚焦小区党组织无地议事、无钱办事等问题

夯实基本盘

>>>形成“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印发小区党建经费差异化激励保障办法

每到周五,山西省政府宿舍小区党群服务站里就格外热闹。“陶艺匠心 艺享人生”陶艺制作活动上午9点半开始,吸引不少居民前来参加。

服务站不大,但作用不小。这里设置了永聚直播间、汾畔大讲堂、泽润调解站等功能室,“居民有困难、有需求,都可以来这里,我们会及时帮忙解决。”党群服务站志愿者王斌说。

立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太原市实施“家门口的党建工程”,根据小区建设年代、物业管理类型、附近资源配备等情况,通过协调开发商配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统筹小区物业用房、整合利用闲置资源、统筹党群服务中心用地、利用现有活动阵地共建6种方式,打造265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初步形成“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按照有编码、有标识、有设施、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有服务、有保障“八有”标准,统一进行规范化建设,完善轮班值守、帮办代办等制度,为小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对特殊群体开展扶贫济困,真正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推广小区党建工作以来,大多数小区党组织都是基层党员干部“义务干”甚至“贴钱干”,统一的经费保障制度尚未形成。为此,去年10月,《太原市小区党建经费差异化激励保障办法》正式印发。太原市每年从市管党费列支300万元,解决小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务工作者表彰经费和工作人员补贴经费,激发干事活力。

“我们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对优秀小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给予经费激励,真正树牢鼓励先进、奖励实干的鲜明导向。”太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物业矛盾频发、居民需求多元等问题

推动实体运转

>>>健全物业监督评价机制,组建居民自治组织,推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应建尽建,同步全部建立党组织

长期以来,小区物业被认为是矛盾聚集地,因物业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信访量居高不下。对此,太原市明确,小区党组织最基础的服务就是物业服务,有物业企业的重点协调与物业的关系,没有物业企业的重点强化居民自治、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市电力小区在锦地物业弃管后,社区党委联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后,按照一定标准收取物业费实现自治,同步建设快递柜、集中水站、充电车棚等拓宽增收渠道,引入智能门禁、太阳能路灯等降低小区支出,“一增一减”让物业服务与居民诉求达到平衡,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太原市始终坚持物业监督评价和居民自治两手抓。

一方面,健全物业监督评价机制。推动维修资金使用核准权、物业服务价格调整建议权、物业收费查处权等下放街道,将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党组织评价意见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内容,结果同物业企业定价、续聘等相挂钩,试点建立企业公开承诺、街道日常监管、居民评价打分、部门奖励惩戒的物业信用监管闭环机制。

另一方面,组建居民自治组织,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街道审核把关,推动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应建尽建,同步全部建立党组织,跟进完善业委会(物管会)议事规则等7项制度,规范业委会(物管会)运行。

“书记,地震了!”“马上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通知所有工作小组,按照平急转换机制,就地转岗,履行急时职责!”近日,汇丰苑汇心小广场正在进行一场地震应急演练,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有效的基层治理需要平时管用、急时顶用。太原市将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作为小区党员平急转换机制的重要载体,指导小区党组织编制小区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平时、急时具体职责,选取7个试点小区制定培训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全流程、全要素、场景化实战演练,确保小区党组织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高效运转。

“赵书记,咱们小区的雨水管真是个大难题,碰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一到雨雪季,金辉苑小区的居民就苦不堪言。小区党组织书记赵瑞收到居民的反馈后,第一时间召集小区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以及小区业委会成员进行商议。

因金辉苑小区为业委会自管小区,不收取物业费,需大家集中商议费用筹措问题。在业委会讨论表决通过后,支部协调各方力量,仅3天时间便解决了困扰居民的大难题。

通过搭建听证会、恳谈会等议事平台,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重点工作拟定、重要项目实施、重大经费使用等公共事务中来,逐步建立起小区党支部提议、业委会(物管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的议事流程,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定、群众的事群众办,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成为自觉。

目前,6.5万名在职党员下沉小区,小区党组织结合居民需求,灵活设置通用岗位、专业岗位、应急岗位,发动小区党员认领岗位,组建2753支党员服务队,全面推行“居民点单、小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维修电器等服务。

“儿子媳妇工作忙,带孙子最发愁的就是学习问题。小区党支部收到我的微心愿后,帮我在小区寻找辅导老师。”富力尚悦居小区居民王敏说,现在孩子课业辅导有邻居刘老师,看课外书去党群服务站,还可以和小伙伴看电影、玩游戏,生活在这个小区特别满足。

(整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山西省太原市委组织部提供)

e6695419-16db-406f-bd5e-2e11651e7171.png

小区党建工作推行以来,汾河两岸的太原市民乐享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米田伟 摄

24688e09-f56d-4f89-bd1a-687b85e3259a.png

劲松新景小区“庭院党校”开展“同过政治生日 共忆初心使命”主题活动,引导辖区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fdf09423-6da1-4a1f-984b-48a026188ae0.png

铁北社区党员干部深入所辖小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912ad96a-a6a2-4990-bce2-949af405bbc0.png

金泽华府小区与驻地单位北大附属实验幼儿园开展“童心向党 经典诵读”活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