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四川洪雅组建党建联盟汇聚流域治理合力

一湾花溪润民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04 13:23 作者:通讯员 谢丹

“呼叫封河坝专业救援队,收到最新求援信息,请迅速赶往中保镇河心岛协助转移受灾群众。”近日,在四川省洪雅县花溪河流域治理联合党委办公室,防汛救灾指令正有条不紊传达到各支防汛队伍。入汛以来,联合党委高效整合防汛力量,开展隐患排查、物资储备、雨中巡查等工作,成功应对今年首次强降雨来袭,确保洪峰安全过境、群众平安度汛。

花溪河属岷江三级支流,在洪雅县境内流经5个镇29个村(社区),沿岸群众近8万人。曾经的花溪河,洪涝灾害年均发生率超60%,防洪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雨污混流造成水体污染、沿岸人居环境不佳,母亲河成了沿岸群众的“糟心河”。近些年来,洪雅县以资源整合为突破点,成立花溪河流域治理党建联盟,分类组建党员治理队伍,水旅融合助力富民增收,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发展路径。

成立流域治理党建联盟

九龙治水、各管一摊、资源分散等问题,曾是困扰流域综合治理的一大难题。“多部门分头管理,一体治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合力。”花溪河流域治理联合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洪雅县跨区域跨部门统筹资源、调配力量,由县水利局牵头,成立流域治理联合党委,联合县直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承担流域管护综合协调、议事协商、资源整合、研判解决问题等重点工作,打破县级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依托县、镇两级河湖长制,压实“县委书记抓总、镇党委书记包段、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蹲点”的三级书记治理责任,带动村(社区)干部、本地党员、志愿者队伍,集中开展汛期联动巡护、畜禽粪污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推广等工作,形成纵向到底的治理责任体系。成立花溪河流域治理党建联盟,横向联动县级部门联合党委、纵向吸纳镇村两级党组织结对入盟,分层分类精准开展专项治理。

党建联盟牵头,坚持“科学统筹、分类实施、节点会商”制度,一体统筹“河道整治、护堤加固、生态修复”三大工程,重点采取透水铺装、生态草溪、护坡绿地等手段,打造花溪河孔石桥段、杨坝天宫段等18公里生态护岸,形成立体防洪体系,创建雅韵花溪生态廊道核心区。2024年花溪河获评省级幸福河湖、荣获“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称号。

分类组建党员治理队伍

治理千头万绪,但总要理出第一个“线头”,水生态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洪雅县机关党员流域治理攻坚队队长李俊介绍治水经验:“以前,花溪河流域有‘三多’,居住人口多、家禽牲畜多、小水电多,虽然带来了一定发展,但污染也很严重,通过分类组建党员治理队伍,既可以明确任务分头推进,又便于集中力量攻坚,水生态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精准锁定水环境破坏源头,党建联盟牵头开展沿河拉网式摸排,确定3大类52个整改项目,成立3支党员治理攻坚队伍,分领域开展集中整治。成立小水电集中整治专班,创新红黄蓝三色分类处置法,按退出类、整改类、保留类核定水电站80座,整改完成无水生态影响评价电站72座,花溪水电站获评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设立36个党员责任岗,党员下沉污水处理厂改造、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一线,累计完成6250户改厕工程和6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推动花溪河出水水质达地表水Ⅱ类标准。

组建党员科技服务队,牵头开展“绿色革命”专项行动,采取“支部带产业、党员带农户”模式,示范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创新打造种养循环示范基地,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带动8000亩试验田实现绿色转型,流域内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7%。

水旅融合助力富民增收

在花溪河沿岸的柳江古镇,翠绿掩映中,一幢古色古香的民宿门口,许多客人正排队登记入住。民宿经营户刘林芳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北京工作,听说家乡正以水旅融合发展古镇经济,便辞职回乡,在景区管委会指导下,将自家老屋改造成民宿,“我们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主要是靠着这条河,客人来这里住宿,最喜欢的就是到河边散散步、河里玩玩水。”

着眼把流域治理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党建联盟围绕生态农业和文旅产业下功夫,因地制宜通过主题党日、党群议事会、群众坝坝会等,发动沿河群众参与共治,开展沿河游步道清洁、旅游设施维护、戏水河段危险排查等“护河行动”1500余次,带动1.3万人次参与涉旅河段管护。

党建联盟统筹协调,联动县文广旅局、景区管委会整合沿河文旅资源,以柳江古镇为核心,串联18公里生态廊道、5条乡村旅游线路,建成沿途配套景观节点、服务驿站、观景平台等设施,形成特色水利景观长廊和田园生态步道。通过“党员示范户+合作社”模式,发展生态种养、观光农业、民宿旅游等绿色产业,结合农业时令举办油菜花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活动,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文旅体验,直接带动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惠及沿岸400余农户。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