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为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沈阳市修订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规程手册,在强化信息分级报送、及时更新沟通台账、构建研判预警机制等方面着力出实招,积极探索加强监督协同和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的有效途径。
制定会议沟通和日常沟通两类议事规程,形成“主要事项会上议、日常信息及时转”的工作机制。其中,会议沟通细化为集体会议、办公室会议和专项会议,会议形式更加灵活便捷;日常沟通由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将信息分为“红、橙、黄、蓝”4个等级,分别在“24小时内”“5个工作日内”“每月10日前”或“依据工作进度”进行报送。通过会议沟通和日常沟通,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在信息收集、经验交流、会商研判、提高监督效能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协调协作,强化“连线成网”的监督力量。明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将纠治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不担当不作为等监督信息纳入沟通规程,对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工作台账,确保全方位、多角度监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同时,结合重点工作,动态调整沟通规程和信息报送等级。比如,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将政法队伍领导干部受处理处分或接受组织审查调查情况纳入沟通规程,并设置为“红色”等级,为加强政法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建立“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综合运用”结果研判机制,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信息的综合研判,通过月统计、季分析、年总结梳理普遍性问题,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集中研判,提出对策措施。推进干部管理监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速联席会议制度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各类监督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着力建立更加高效、精准、智能的研判预警机制,实现联席会议制度与纠治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以及加强“一把手”、年轻干部监督等各项监督工作的全面融合贯通,为干部选育管用提供大数据支持,对选人用人风险作出预判并提出防控建议,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