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内蒙古包头
走好工业城市技能人才振兴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18 12:50 作者:通讯员 李春燕

从稀土深加工到高端装备制造,从新能源产业到数字经济领域,在内蒙古包头市产业升级的浪潮中,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成为坚实的支撑力量。近年来,包头市紧扣“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目标,以政策创新破局、以平台建设筑基、以生态优化赋能,探索出工业城市技能人才振兴路径。

面对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包头市相继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施“十百千”高技能人才专项培养活动,通过逐级推荐、分级评价,择优遴选包头市“金蓝领”首席技师10人、特级技师30人、高级技师70人、优秀技师943人,形成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梯队。投入544万元资金,实施国际焊接技师、智能制造、可编程逻辑控制等高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培养出1053名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填补了自治区在本土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空白。推行补贴性职业培训机构分级评估分类管理模式,在自治区首个开展线上培训机构和数字资源遴选工作,实现培训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同时,组建了由200名行业专家组成的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和858名专业教师组成的补贴性培训师资库,定期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

内蒙古一机集团的赵晶数控大师工作室,独创的操作法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7%,完成技术攻关70余项,并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同时,还采用“互联网+培训”的新模式,为企业培养了500多名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带出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实训基地是技术攻关的尖兵阵地和人才孵化的摇篮。包头打造阶梯式培育矩阵,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9家,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8家、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2家;包头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为技能人才展示技艺、提升技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企业是人才成长的“练兵场”。包钢集团特色鲜明的“双轨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成效显著。2024年度首席技能大师和技能大师带徒275人,提出自主改善项目429项;总结先进操作法46项;申报现代化管理、精益管理、科技进步项目67项;解决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实际问题685个;通过课题攻关、技术创新、自主改善、修旧利废等共计创效13601万元。

发展空间是决定技能人才工作满意度的关键。积极构建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能力考核、国际认证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截至目前有34.8万人次取得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证书,提升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尊荣感与获得感,打破了传统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包钢集团、一机集团等5家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先行试点,率先完成68人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的评聘工作。这些技能大师不仅拥有了专属的工作室,更享受年薪制待遇。

为进一步激励技能人才创新活力,包头市以赛促学、以研促产,建立“技能大赛重奖”制度,累计为104名获奖选手拨付奖励资金211万元。同时,通过技能竞赛直接认定技能等级884人,为技能人才开辟了一条快速成长与晋升的绿色通道,为地区产业升级与国际化发展储备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

优化服务生态,让人才安心扎根。通过举办“匠星巡礼”“高技能人才巡礼”等活动,营造尊崇技能、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目前,包头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8万人,高技能人才达18万人;累计培育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7人、全国技术能手79人。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