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10期 / 正文

“扶到心坎里,帮到点子上”

渭南市韩城市板桥镇共裕村第一书记 王静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04 16:38

2017年5月,我被韩城市公安局派驻板桥镇板桥村担任第一书记。2018年3月,被调整至板桥镇共裕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

两年来,我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村情谋发展,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在做好帮扶贫困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善村民基础条件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走致富奔小康之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8年,共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抓班子,带队伍

记得我驻村不久,第一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人员没有到齐。第一次组织召开村党员干部大会,仍没有到齐。第一次组织讲党课,还是没有到齐。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气馁,相反更加坚定了抓牢抓严抓实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抓驻村“两委”换届契机,下大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使之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我始终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上。工作中,扭住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推行村干部“岗位到村、阵地到组、责任到户、服务到人”制度,严明第一书记和全村党员干部“五不准”工作纪律,实行“七种情形”召回。并将驻村扶贫工作人员的经费和各项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做到了“严管厚爱”。村里一批德才兼备、作风务实的干部在村组担当起脱贫攻坚唱主角的重任,从退休老支书到退伍军人,从党员先锋到外出能人,大多成为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一举扭转了村支部建设的被动局面。

2018年3月至今,我先后主持召开大小会议90余场次,现场培训参观30余次,参会群众1500余人次;组织党员观看远程学习教育30余次,培训800余人次,培养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

村“两委”每年表扬1至3个脱贫攻坚“十面红旗”党小组、3至5名脱贫攻坚“十星级”共产党员,形成了“对照榜样学、跟着标杆做”的氛围。

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刀刃向内,精准靶向,全面从严审计每一分扶贫收支,形成强力震慑。如今,整个共裕村党群关系发生彻底改变,党员带头参会的积极性、模范带头干工作的主动性随处可见,原先那种慵懒散漫,听天由命的氛围一扫而空。

谋项目,促“造血”

在产业帮扶上,我和村“两委”帮助66户贫困户制订了具体可行的脱贫措施。

投资120万元,发展中蜂养殖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000元,持续三年时间;投资50万元,发展菊花茶种植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分红500元,共计5年;投资260万元,建设220KV光伏发电项目,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目前,共裕村入库项目3个,项目资金500万元。此外,在传统蜂蜜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创新,研发出了随时随地能携带的“蜂蜜水”饮料。

在实施金融项目扶贫上,66户贫困户中,享受金融项目28户,其中户贷企用每户5万元,每户每年享受4000元;实施危房改造项目5户,享受国家补贴款10余万元;协调市人社局在村里开展产业帮扶培训及提供外出劳务信息活动,培训及接待前来咨询群众200余人次。目前全村34户贫困户于2017年底稳定脱贫,11户贫困户于2018年底稳定脱贫,21户贫困户为兜底贫困户,且每户都至少有两个项目覆盖。

为实现“扶要扶到心坎里,帮要帮到点子上”这一目标,我坚决按标施保,补差救助,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三类人员”的生活救助金标准;并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大病救助范围。

补短板,美乡村

村民们最期盼的是打通祖祖辈辈吃水、用电、修路难的“最后一公里”。

我多次到相关部门协调,筹措项目资金200万元,打深水机井2眼,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协调水利局项目资金44万元,实施了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争取资金53万元,改造生产道路3800米,方便了500多户群众田间耕作与出行;争取移民项目扶持资金38万元,为共裕村硬化村内主干道816米;与供电部门协调资金53万元实施了农网改造项目,惠及全村562户1800余人,现在,共裕村的人居环境在没有破坏青山绿水的同时,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积极争取、筹措资金1936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争取资金38万元,建设了村文化舞台;争取资金15万元,建起了村卫生室,改善了群众医疗条件;争取资金18万余元,购置了电脑、空调、桌椅、打字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并将各类制度上墙、上展板,村部面貌焕然一新。

我从担任共裕村第一书记以来,没有休息过节假日,照顾不上孩子和家里的老人,母亲医院做手术无法陪同,孩子上学无法接送,家里所有的担子给了丈夫。两年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共裕村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共裕村人,和两委班子朝夕相处并肩战斗,换来了共裕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开花。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