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10期 / 正文

当好温暖的“传递者”

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高尔塬村第一书记 左玉明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05 10:06
    2016年,我担任台尔村第一书记。20186月,转任合并后的高尔塬村第一书记。台尔村位于照金镇东南方向。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70232人, 其中党员15人,劳动力人数98人,村干部10人。2016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最终确定扶贫对象总规模46144人,贫困发生率62.61%

当时进村时,全村有2.5公里的主干道是泥路,通组路全部没有硬化,雨天和冬季下雪人畜无法进出。村民民风相对淳朴,但因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生活缺乏,一到农闲,大量时间都用在喝酒、打牌上。此外,因长期没有安全饮用水,导致部分村民骨关节畸形,个别村民智力低下。

夯实“路基”

我到台尔村后,先从交通抓起。2017年年初,通过和区交通局、镇政府联系,投资400多万元通村公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年底通车。

同时,村上与耀州区正泽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林下基地养鸡,一期发展绿壳蛋鸡养殖户6户,每户200羽,年底每户分红500元。发展肉牛养殖8户,由政府提供肉牛16头,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两村合并后,我的扶贫工作重心调整至高尔塬村。该村共有278户953人, 2018年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420人,2019年年底预计贫困发生率户降至2.1%以下。

一年来,我始终紧盯短板抓脱贫,针对全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发展信心不足、不愿扎根农村的现状,依托通畅工程项目,利用扶贫资金 621万元,实施该村台尔组路面修复5.4公里,硬化河道2.5公里,对全村生产路都进行了砂石处理,解决了163户546人的出行问题。注册资金42万元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并建起爱心超市和电子商务中心。通过硬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漫步在高尔塬的村道上,绿色生态的放养鸡、绿意盎然的新广场、舒适靓丽的农家乐、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一一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扶起“心劲”

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是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最好切入点。工作中,我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杨凌农高会、先进村参观考察养殖、种植等产业项目,结合本村实际,商讨确定工作思路。

针对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我们积极组织群众参加电工、电焊工、干杂果管护培训等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同时,大力发展“五个一”产业。

一个村级光伏电站。2017年投资549万元建设738.4KW村级光伏发电站续建工程,已经完成并网发电,辐射带动142户贫困户每户收入3000元。

一个规模化养殖场。2018年投资180万元,建设千只湖羊养殖场1个,已经上羊,带动42户贫困户年均分红1000元。在高尔塬村土尔坪组建太香猪养殖基地一个,目前该基地已经有养殖大户9户,每年出栏生猪约300头,今年8月增加上太香猪100头。

一个规范化化种植示范区。2018年投资30万元,依托润泽源健康有限责任公司,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300亩,2019年投资30万元继续种植300亩艾叶,带动4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0元。

一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2018年投资20万元,新建设施蔬菜大棚10个,大棚蔬菜种植西红柿、辣椒预计带动1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

一个社区工厂。2018年投资230万元新建小型扶贫产业园,已经投入运营,进行艾草加工。社区工厂建成后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

作为第一书记,要及时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用心用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在驻村工作中,我始终把自己作为温暖的“传递者”,及时主动地争取帮扶单位和镇党委的全力支持,并认真落实好各种帮扶政策,让贫困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

2016 年,台尔组村民张伟林、张祖海儿子考上大学,为了鼓励他们,区司法局给每人资助了三千元和一个旅行箱。2018年,高塬河组村民张小平女儿考上大学,区经贸局资助了三千元。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每半年给高尔塬村6岁以下儿童捐赠价值五万余元的营养奶粉30余箱,已经发放了三批。给高尔塬小学学生捐赠过冬衣服38套,并赠送了一千余套图书。今年春节前夕,组织帮扶单位对全村贫困户进行慰问,发放了米、面、油、挂历等生活必需品,在寒冷的冬日里送来了暖意融融。

营造“合力”

村上修路时,为避免发生纠纷,我们主动介入,同工队协商,让他们尽可能不让群众的利益受损。同时,广泛宣传,积极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给施工队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一年来,我利用自己司法工作的专业所长,在驻村法律顾问的协助下调解纠纷6起,协助处理公证4起。

高尔塬村两委班子都是新换届的。我坚持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指导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指导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2017年、2018年两次组织村“两委会”成员和致富能人,到杨凌参观农高会,开阔村干部视野。对村里的事情,我经常主动出点子、把关口,但始终把决策权交给两委班子、党员和群众,引导村班子更好地开展工作。凡大事小情,我都及时与包片领导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沟通,坚持统揽不包揽,做到了集体协商、相互尊重,真正拧成了推进脱贫攻坚的“一股绳”。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