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办成几件小事,几年下来就是大事。”我在驻村第一天,就在工作日记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武功县代家社区贾晁村,我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这是我的工作信条。
“我要撑起这个家”
走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看着整洁干净的院落,这也是贫困户?我的心里泛起了嘀咕。
这时,从门口房间出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你找谁?”
“你好!我叫孙文刚,是县里派来咱们村的第一书记,我今天来认认门。”
“家里几口人啊?”我问到。
老人沉默了片刻,“六口人,我和老伴,儿媳,还有三个孙子。”
“那儿子呢?”
老人直摇头,“别提了!别提了!……”
出门后,和我一起的村主任说道:“他们家原来是村里的有钱人,夫妻俩办了个养殖场,养了一百多头猪。那年由于失误,猪死的没剩下几头了,也因此欠下了一些债。儿子贾国选就离家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他的妻子代秋宁身上了。”
我才明白老人为什么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儿子了。
见到代秋宁是第二天的早晨,我专门去养殖场找的她。
说话间,她轻松地提起满满一桶猪食轻盈地走向了猪圈。“唠唠唠…”嘴里喊着哨子的同时,手上的木棍敲打着铁栅栏。
圈里的猪收到了指令,争先恐后跑了过来。
“嫂子,你家里的情况我都了解了,你还有什么困难就说,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你的。”
“他走了,我不能走!父母年龄都大了,孩子还要上学,我得撑起这个家。”她的眼睛湿润了,但仍然微笑着说,“那次是怪我们粗心大意了,我一直都不甘心,现在只养了六头猪,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只是资金……”
“嫂子,政府会给你们提供产业帮扶资金,还有银行的贷款也是免息的,手续很简便。畜牧局的专家还会定期来村开展培训。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
那一年,代秋宁用政府产业帮扶资金6千元,银行贷款1万,又购买了30头猪崽。年底全部出栏销售,赚了1万多元。
2018年,我又帮她申请了村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工资600元。为了不耽误喂猪,她每天早晨6点就上路打扫卫生了,7点又赶到猪舍喂猪。一年多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没有咱迈不过去的坎”
“孙书记,孙书记,快去看看奔奔(贾航洲的小名)吧。他的腿疼得走不了路了。”这天中午,贫困户贾航洲的奶奶急匆匆跑来找我。
前几天我入户走访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腿疼呢?
贾航洲今年20岁,父母先后因病去世,留下他和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走进他家里时,他正痛苦的躺在床上。我卷起他的裤腿,发现左膝已经肿的跟面包一样了。“多长时间了?”
“一个星期了。”他有气无力地回答。
“奶奶,这不行,必须得上医院,你赶快收拾一下,我回去开车。”
等我把车开过来的时候,奶奶却说:“孙书记啊,你看能不能去买点药,家里实在走不开,老头没人照顾,还有……你知道刚刚盖完房子,实在是没钱了。”
我没有犹豫,背起贾航洲就往出走。“不行,必须去医院!”
“我刚刚去跟他六婶借了300块钱,不知道够不够?”
“奶奶,贫困户住院先看病后交费,你们就先安心看病吧,别的事情有我呢。”
带他做完检查,我根据健康扶贫政策为航洲办理好住院,并协调了市级医院专家会诊,商定了治疗方案。与村支书安排了航洲住院期间爷爷的照料及家里的奶山羊交给邻居代管等事项。
待一切都安排好后,奶奶再次问我:“孙书记,咱是穷孩子,哪来的钱住院呀。你就让大夫开些药,咱们回家将养吧。”为了安抚奶奶,我就说:“国家有政策,航洲这个病看病不需要花钱,你就安心住下吧。”听到这里,奶奶仍是半信半疑。
此时,想着奶奶带的300元钱,我的心里也开始盘算着……虽然说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很高,但自己还是要负担一部分的,还有住院期间的生活费,得帮帮他们。第一时间,我想到了爱心组织——摆渡者慈善联盟。我作为摆渡者慈善联盟武功县工作站副站长,可以发动身边爱心人士为航洲捐款啊!
我急忙拨通了站长徐增伟的电话,给他讲了航洲的情况和我的想法。很快就传来好消息,联盟总部领导对航洲的情况很重视,并倡议联盟爱心人士为航洲募捐。大家你五十、他一百,涓涓流水,厚积善行,短短半天时间就募捐爱心款1600元。
当摆渡者慈善联盟爱心人士把募捐款送到航洲病房,交到奶奶手上时,奶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她拉着我和爱心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有咱孙书记这样的第一书记在,就没有咱迈不过去的坎。”
我们的第一个“大单”
合胜,即合作胜利。这是我为村食用菌合作社起的名字。目前,合作社已建成食用菌大棚30座,两年多累计为贫困户分红7万多元,解决长期就业岗位两个及短期就业岗位十多个,累计发放工资6万多元。
在合作社看大门的贫困户贾有平对此体会最深。他说:“我今年都70多岁了,没想到我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能领工资,每个月这1000元工资能给我3个正在上学的孙子补贴一些生活费,真是帮我们家解决了大问题了,感谢你们这些干部啊!”
“孙书记,我看目前的出菇情况,最多三四天,香菇就要大规模上市了,我估计咱们现在供货两个超市是消化不了了。”2017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接到了合作社理事长的电话。挂了电话,我坐不住了。
踏着星光,我驱车赶回了村里。
由于第一批的香菇菌棒是从外地购买,长途运输震动,再加上那些天下着连阴雨,导致大面积同时出菇。烘烤房又还没有建好,这确实是个问题。
“明天早上,我们先去杨凌那个蔬菜批发市场看看吧。”
凌晨四点,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和朱理事长开着车拉了几筐香菇就出发了。菜市场早已熙熙攘攘。我们拿着样品一个店一个店的推销。
“老板,看看我们的香菇。”
“这会忙着呢,等会再来。”“不需要,我们有人送货。”……
一圈下来,一个香菇都没有推销出去,全身还都被雨淋透了,秋风一吹特别的冷。朱理事长深深抽了一口烟,“怎么就没人要呢?咱们的菇质量也不差啊!”
“别着急,刚才那边有家店好像有意向,现在人家正是出货的时间,我等会儿再去看看。”
“大哥,我是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这香菇就是我们村合作社产的,它寄托着很多贫困户的脱贫希望。”在我的软磨硬泡下,老板终于接受了我们的香菇,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赢得了第一个“大单”。
在贾晁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这两年多,虽然很忙、很累,但却是最高兴、最自豪的两年多,因为能为村民扎扎实实的办好事、办实事。这段时光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