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10期 / 正文

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办门岩村第一书记 朱自成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05 11:41

2016年农历五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与省级贫困村——临潼区穆寨街道门岩村结成帮扶对子。在39岁这一年,刚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不到一年的我被派这个村,成了门岩村的“第一书记”。

一年多以来,我用脚丈量这个陌生的村庄,熟悉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寸草木,带领村民们决战贫困,上演着比电视剧更真实的第一书记扶贫记。

融入

四年前,《马向阳下乡记》这部反映第一书记工作生活的电视剧热播时,我并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现实中的“马向阳”。

如何融入,是驻村第一书记必须直面的第一大考验。我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从学校毕业后到部队一干就是20年。农村对于我来说,也仅仅只是儿时残存的记忆,工作经验更谈不上。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能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我能为这个村子做什么?能为群众带来什么?

驻村之初,我一有空就去帮村民在地里除草、收玉米、挖红薯、打红豆,还帮农户推销了400多公斤西红柿和200多公斤鸡蛋。

一天天,村里变漂亮了,收入增加了,新房盖好了,马路变宽了,喝上干净水了,如厕方便了,晚上出行看得见路了,有地方打工干活了……每到夜里,村民们三三两两到我房间来走走串串,拉家常。大家说这些都是朱书记为我们办的好事,听到这话,我的心里就泛起一股甜甜的味道。

丈量

“7月18日,晴。早上5点半起床一直到上午10点,收集村情村貌的照片,一个人爬山过河,取景照相,硬是把全村6个村民小组照了一遍。回来一看,妻子刚给我买的衣服被野枣树扎的到处是线头……”

“8月2日,晴。上午到杨坡赵实地查看,回来后起草关于道路硬化的报告,计划明天交到市交通局。”

“下午到王铁娃、宋哈娃家实地走访。王铁娃65岁,腰不好,高血压、冠心病。老伴61岁,关节炎,两人看病花了4万多,盖了新房,欠了3万多。宋哈娃54岁,1儿1女,欠债5.6万,关节炎,脑梗,身体不好,多病是最大的困难。”

“8月3日,晴。早上帮王卫卫收西红柿,上午到张广志家去走访,他儿子儿媳妇离婚,家庭收入不多,盖房花了14万,欠的账快还完了。”

“回来后与村支书商量召开会议,对村里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一次专题分析研究,晚上继续写调研报告。”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丈量”的活,“跑腿”的事,都是日记里的主要内容。一年下来,我跑遍了全村每一户人家,1007口人都认识我这个市委来的干部。我的用情用心,让村民们接纳了我这个从城里来的“第一书记”。这让我觉得,我的脚在这块土地上算是踏稳了。

门岩村杨坡赵组的道路多年来议而不决,这是村里最后一条没有硬化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气全是泥,组里24户100多人出行非常不便,西瓜、西红柿、大葱等作物要运出来得绕道走蓝田县。

这条2.8公里长的道路,不仅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不便,更严重制约着村组经济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个“老大难”问题,我积极与市、区沟通协调,完成了190万元投资的村委会至杨坡赵的道路硬化项目。

吃水、灌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门岩的老百姓。去年,我亲眼看到了大旱对农作物的影响,部分瓜果绝收。老百姓对水的渴望就是我工作的动力源。2019年,为村上落实了投资40万元的打井项目,一举告别了吃水难和灌溉难的历史。

村民高民是我“一对一”帮扶对象。高民两口子60多岁了,身有残疾,无儿无女。我帮高民买了4只羊,帮他修了灶房,盘了炉子,粉刷了房屋,拉麦子磨面,我对高民承诺:“你娃不养你我养你,我就是你儿子。”

盛夏时节,我住的屋子里闷热异常,蚊虫肆虐。墙角有原主人废弃的大塑料桶,我简单改造,架在高处,引了一条管子,晒上水,隔三差五,半夜里热得睡不着就起来冲个“热水澡”。我的“奢侈品”是一套蚊帐,还是穆寨街道包村的大学生干部魏婳颖送给我的,街办包村的3个干部,分别是农业科科长王世锋、副科长董刚峰和魏婳颖。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扶贫三年多,从没感觉到在工作上有一丝的不快和别扭,这也是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干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7年2月,远在兰州的弟弟打电话说父亲病重住院,我听后很是牵挂。我18岁离开家门,到新疆当兵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间只回去过4次家。转业到陕西后,工作一直很忙,也没能照顾老人,心里一直很内疚,但门岩村的扶贫任务又很重,怎么办?犹豫了一夜,我最终还是没能回去探望父亲。

记不清多少次,一大早打开门,门口要么放着一把青菜、要么是一小捆葱、要么是一小袋青辣椒、要么是几个西红柿……是哪位乡亲放这儿的呢?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这些淳朴的乡亲们都是我的亲人。

收获

门岩村的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们经济来源以种植和打工收入为主,2016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5425元。

我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研究门岩村的土壤土质和气候条件,发现门岩的条件很适合种蔬菜,产出的蔬菜个大味好,营养价值高,西红柿能长到初冬时节。村民也有种植、养殖的传统和经验,通过专家的指导,全村现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其中越夏西红柿种植面积200亩,西瓜、甜瓜种植面积300亩,杂果种植面积500亩。

同时,我在驻村工作中注重探索“三变"模式,破解发展瓶颈,充分利用村现有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将社会企业的先进管理、人才、技术等优势嫁接过来,实现优势互补,使沉睡的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在市委政研室的协调下,引进了西安真爱集团来帮扶门岩村发展产业,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给村上策划了越夏西红柿、土鸡养殖和豆腐加工三个项目,并创新了具有门岩特色的“三变”模式,即“大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在项目对接座谈会上,真爱集团董事长何志方说:“真爱帮助门岩村,我们不图任何回报,所有收益都留在村里,目的是让门岩村老百姓真正实现‘造血式’脱贫致富。”这实际上也是我的工作目标。那一天,我把自己的微信号改为“功到自然成”。

2018年8月,暑假期间,我把12岁的儿子带到了门岩,自豪地对他说:“今年咱村上14户已经脱贫了,就剩下一户了,咱们门岩村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这就是你爸爸在这个新战场上的收获。”

驻村一年多,我重拾了与土地和播种这片土地的人的缘分,更拥有了永生难忘也最值得回味的一段记忆。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