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普通居民到社区党委书记、汉滨区委委员、安康市人大代表、陕西省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光环叠加的安康市汉滨区老城街道鼓楼社区党委书记马英,在社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用执着和信念换来了“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示范社区”等荣誉。
鼓楼社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7369人,其中60%为回民群众,是典型的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面对社情,她捋清思路,无论回汉群众,只要有困难,她都一视同仁、热心服务。
社区回族青年马飞,23岁时不幸罹患白血病,母亲病逝,父亲下岗,还有一个妹妹和年迈的奶奶。马英了解情况后,在联系大病医保的同时,又发动群众在全社区倡议开展“马飞爱心捐款”活动,短短几天,即募集6万余元,解了马飞家庭燃眉之需……
小事情春风化雨,关乎社区的大建设更不含糊。马英知道,利益连着百姓心,社区干部系着党和政府关爱情,只有把社区面貌改变了,群众日子越过越好,才是共产党人真正的“不忘初心”。这一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更加重要。
鼓楼东街的农贸巷,以往是个人人皆知的“烂道道”。地势低洼,杂草丛生,一下雨,路面积水达两尺深,没有路灯。86岁的居民禹桂英找到她:“马英啊,你不把农贸巷的路和灯弄好,我死了咋抬得出去哟!”这话,像刀子一样深深扎在她的心上。
她横下一条心,多方呼吁,多方奔走。终于,拓宽农贸巷工程列入了旧城改造优先实施计划,经过短短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农贸巷彻底改变了蜿蜒狭窄的旧貌,新巷宽敞明亮,商铺林立。如今,这里成了安康有名的“东关民族夜市城”重要组成单元。
辖区南正街300余米长的街区坐落着三座清真寺,沿街小商小贩庞杂,随意占道经营,加上市政设施陈旧,“热闹”的背后是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马英收罗方方面面的意见,在党代会人代会上,扮演起“搭桥人”的角色,提出《改造和提升南正街,打造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商圈的建议》,这一社情民意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快,东关南正街改造并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历经两年建成了一条独具少数民族风格的特色街区。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马英又先后提出了加快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族回民公寓及建立回民殡葬一条龙服务机构等20余条利民惠民建议,先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