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神木镇钟楼街道办事处陵园路社区地处县城中心地段,居民住户1683户6588人。2008年社区成立之初,辖区范围内小商贩到处摆摊,环境脏、乱、差,交通拥堵,群众积怨较大。
此时,焦伊宁刚上任陵园路社区主任。她挨门逐户走访调研,寻求解决措施。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了解在一线、推动在一线、落实在一线,努力简化居民办事程序,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社区干部上门入户走访,不仅摸清了居民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人口管理、社保养老等一系列档案资料,更增进了与广大居民的感情联络。一些原来对社区工作认识不足,不积极配合的居民,也转变了态度,主动向社区干部反映问题。”焦伊宁说。
90岁的流浪老人沈华则,一直居无定所,既没有儿女,又没有劳动能力,生活窘迫。焦伊宁东奔西跑,按照补登户籍信息的流程,出证明、办手续,终于将沈华则老人的户籍登记到钟楼派出所,并将老人安排进了神木县福利院,解决了老人的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所需,让老人能安度晚年。
焦伊宁组织5名医护党员组成了“一对一帮扶”医疗服务小组,每月定期为8个贫困重症患者免费义诊。在职党员进社区“微心愿”活动中,她一旦接到居民“点单”,便号召在职党员主动出击。
在陵园路社区近10年,焦伊宁从社区主任到党支部书记,带领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365便民志愿服务活动”。期间,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难题120余件,为困难家庭送去的大米、食用油、被褥、学习用具等共计9万余元,帮助高家堡石峁村村民销售红葱、土豆2万多斤。结对帮扶白民怀期间,共走访入户32次,帮白民怀家整改危房、修建鸡舍、修建大门,花费1.3万余元;为白民怀申请临时救助、帮忙卖猪卖牛,增收2万余元。2017年3月,焦伊宁被授予“陕西省最美志愿者”。
2017年7月,焦伊宁上任神木市图书馆馆长。在此之前,她还有了一个新身份——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每个群众,焦伊宁组织图书馆志愿者开展送书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服务,并组织开展阅读游园会、阅读沙龙、阅读夏令营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多读书、读好书。2017年至今,为社区、各企事业单位、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赠送图书4万余册。
“文艺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党代表焦伊宁建议,加大奖励扶持榆林市文艺创作和文艺人才力度。设立文化基金,建立文化奖励扶持制度,对特困文学艺术家给予扶持。设立签约文学艺术家制度,助推一些比较突出的文学艺术家积极创作。此外,每年度对文艺创作成果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