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张继平:为企业插上“绿色翅膀”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09 17:08

2012年以来整个市场下行,成为榆林府谷县黄河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继平掌舵企业以来的最大考验。这并不是行业层面的小波折,而是整个时代环境的巨变。

水泥厂、焦化厂和电石厂,就像他和父亲张侯华一手养大的亲生儿子,怎么忍心就这么关掉?

陕北人与生俱来的专打硬仗的基因与性格,让张继平开始了人生的重要一搏。他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从搞好节能、降耗、减排入手,重新编制黄河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决心“关小上大”,发展煤电、载能循环工业经济。

张继平痛下决心,将三个水泥厂、一个电石厂和四个焦化厂关闭拆除。与此同时,他投资1.5亿元新建西滨电石厂,并技改了黄河电石厂两条低能耗、环保达标的密闭电石炉生产线。技术改造,资源整合,战略扩张,如今黄河集团已经成为一家集建材、化工、电力、交通、民爆、餐饮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9个下属企业,为黄河集团公司多元化升级和转型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公司总资产近19亿元,2010年至2018年累计上缴国家税金1.86亿元。

随后,张继平打响了污染防治战,黄河工业小区应运而生。小区规划在原有发电厂4×1.5万千瓦发电机组年发电量5亿度基础上,新上3×3万千伏安密闭式电石生产线,年产电石20万吨并利用电石废气发电,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30万吨、水泥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4.5MW余热发电,年产2.4亿块粉煤灰标砖,30万立方粉煤灰加气混泥土切块。这样一来,小区产业形成了全部循环利用,使所有企业的废渣、废热、废气得到了全部利用,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废渣、废气实现了零排放的新目标,每年可收回废气、废渣、废热带来的经济效益4000万元。

为了实现改革成果所有职工共享,张继平推行员工持股制,并用专款帮助解决困难职工生活;特别是解决了职工两地分居、子女上学难等实际困难。他设立了职工子弟上学奖励基金,职工子女考上本科的奖15000元,专科奖5000元。并在2011年投资200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100余套职工家属房和300余间职工宿舍。

当选省党代表以来,张继平感觉到社会责任更加重大。黄河集团先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就业1200余人,解决企业所在地养车户车辆运输问题80余户。企业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一个企业支部帮扶一个村。为贫困地区办学、修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参与府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村公路建设、精准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捐款捐物累计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