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定边县,杨帆是公认的“实干家”。
担任县教体局局长,他兢兢业业、事必亲躬,每一次大型考试、培训一定提前到学校、到现场。为了深入了解全县教育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多次深入农村、城区所有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进课堂听课,有时一天连续到五六所学校检查工作。
将扶贫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杨帆探索出了一条教育扶贫有效途径。教体局强化制度,全员参与,形成了各位领导同参与、百名校长同上阵、千名教师全参战、万名学生总动员的“个十百千万”教育扶贫格局。2018年,全县学生享受政策红利达21575人次,累计扶持资金1261余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全覆盖,应资尽资全保障,确保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特殊教育全年无一名学生因残辍学,“送教上门”930余人次,累计行程1.8万多公里。在精准扶贫国家级、省级评估验收中,定边教育精准扶贫以零问题顺利通过验收。
2017年5月以来,杨帆担任教育局驻定边县新安边镇店子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走田间,入农户,争资金,跑项目,确立了强支部、聚民心、夯基础、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一个个实际行动、一件件实事好事,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发展产业的农户增加了,主动脱贫的意识增强了。2017年全村顺利脱贫摘帽,贫困户由最初的48户减少到现在的3户。教育局驻村工作队连续两年被推荐为“县级优秀驻村工作队”。
“别的困难都不要紧,孩子没地方上学才是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实行和县城常住人口的大幅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严重不足,这成为杨帆始终挂在心头的大事。面对重重困难和阻力,他多方奔走,努力协调争取,落实了近400亩学校建设用地,计划到2020年新建幼儿园8所、小学4所、初中1所,迁建高中1所,新增学位12000个,总投资约7.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工程实施,使城区各学段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更加优越,将有效破解城区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此外,他坚持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学生分校后不动、学生分班后不动、教师确定后不动的“三不动”原则,有效控制了班额人数和城区“择校热”现象,赢得了群众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