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任花勤:“刚”“柔”并济女法官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0 15:14

进入渭南白水县人民法院22年,任花勤从书记员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尧禾法庭庭长、刑事审判庭庭长,还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

任花勤办案温柔,探索总结了庭前化解、换位思考、背对背、亲情呼唤等调解法。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800余件,调解率达到80 %以上。所办案件没有超审限案件,无上访缠诉案件,一审生效率超过99%。

完成案件任务的同时,任花勤特别注重案件质量和办理案件的社会效果。

“两注重一尊重”,是任花勤的工作原则。她注重庭前化解,将法律讲解和说服教育作为案件审理启动前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引导当事人在诉前用协商方式解决纠纷。经常走村串巷,利用乡镇集会,向辖区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送法进校园,进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讲座,引导基层群众形成懂法、守法的良性氛围,在此基础上对诉讼群众做好庭前化解纠纷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任花勤也注重庭审调解。2015年,辖区一男性青年将一份起诉状递交到法庭,以夫妻感情不和为由要求判决离婚。在引导当事人立案后,她通过开庭审理,发现夫妻感情并未破裂,夫妻间的矛盾主要是因婆媳关系不和引起的,且女方坚持不同意离婚。为修复当事人还未破裂的夫妻感情,她连续3次上门到男青年家耐心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夫妻二人和好如初,这不仅修补弥合了一段婚姻,还改善了当事人的家庭关系和婆媳间的关系,促成了一个和谐家庭的重建,男方主动撤诉。

尊重善良风俗,任花勤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调解思路,采用诉前调、庭前调、庭上调等分阶段、无缝隙调解方式。针对个案的繁简程度,在诉讼各阶段适时运用调解方法,使许多案件得到有效调解,既节约了诉讼成本,又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达到了案结事了的良好社会效果。在处理杨某与赵某兄妹等三人继承纠纷一案时,接到此类涉及家庭纠纷的案件,她不是程序性地着手开庭,而是先了解案件背景,案情其实质是原告表面上要求继承其丈夫的遗产柴房三间,实际上是 79岁的原告养老问题得不到解决。她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做了大量的走访工作,多次前往原告所在村了解情况,让村级调解组织及其他有声望的村民参与进来,先就原告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协商,经过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最终由原告丈夫与前妻所生三个子女给予原告适当生活补助,彻底解决了原告的后顾之忧。

办理刑事案件,任花勤很“刚”。2018年,任花勤调入刑事审判庭工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主动担当,承办涉黑恶案件,有力打击了犯罪。2018年以来,她一个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3件,判处罪犯25人,涉案资金达2亿人民币之多,涉及集资参与人400余人次。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