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王晓荣:梦桃精神代代相传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1 15:11

一手将线穿过气圈环,一手将纱管插在锭子上,再飞快地把线绕过导纱钩,掐头、挂钩……王晓荣手指飞舞、纱线不离手,娴熟地进行细纱“接头”。这是值车工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动作,她每完成10个只需28秒,比企业规定的标准时间足足快了14秒。

练接头练到手指被纱线割破,练拔纱管练到手掌被蹭破皮,“丝织品都不敢碰,一摸就把丝挂起来。”

“要当一个赵梦桃式的纺织工,干出个名堂、干出个状元。”这是28年前,王晓荣成为原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的一名值车工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不到两年,王晓荣就在“梦桃杯”技术比武中评为操作技术新秀。随后,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都肯定了她辛勤与汗水的付出。她改良创新的单手分丝包卷粗纱法,操作简单且保质高效,包卷一个粗纱可以节约一秒左右,并在车间推广。

从值车工到细纱车间乙班教练员,再到第12任赵梦桃小组组长,每当班组有新工人加入,王晓荣手把手指导技术,在嘈杂的车间里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嗓子常哑到说不出话。

当她发现小组的王丹是有潜力的好苗子后,她坚持业余时间给她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做示范,在进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丹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2012年,王丹参加省“纺织杯”职工技能大赛荣获了“技术状元”称号。

2015年,企业搬迁入园后,面对新设备、新的操作技术,王晓荣勤奋学习,迅速掌握了新的操作要领,并积极帮教小组组员。

在她的细心帮教、影响带动下,小组组员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熟练掌握了新的操作方法,确保了小组各项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小组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先进班组卓越贡献奖、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王晓荣任咸阳市新兴纺织工业园赵梦桃纪念馆副馆长。她主动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刻苦训练讲解业务,对纪念馆内的陈展实物做到规范管理。先后接待参观团队及个人1000余人次。

“‘不让一个姐妹掉队’是老组长赵梦桃的承诺,我将努力做到坚持以梦桃精神教育人、坚持以小组优良传统凝聚人、坚持以小组多年的好作风、好方法管理人,率先垂范,不辱使命,让梦桃精神代代相传。”王晓荣说。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