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惠敏莉:百年易俗社首位“女掌门”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1 16:56

“我这辈子好像和易俗社特别有缘。”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易俗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惠敏莉说,5岁时,父亲教给她的第一首秦腔唱段就是易俗社的名剧《三滴血》里贾莲香的“未开言来珠泪落……”15岁考上延安戏校,易俗社与戏校签约,委托其代培学生;18岁戏校毕业,易俗社招聘,她顺利通过考试,加入易俗社;34岁易俗社改革,命运把社长的担子压给了她……三十多年的舞台历练形成了卓尔不群的独特艺术表演风格,不断刻苦努力使她从一个山区女孩成长为百年易俗社的首位“女掌门”。

作为百年剧社的负责人,惠敏莉坚持、坚守了百年易俗社这一门户,经过主动努力争取,2014年易俗社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2016年10月,易俗社资料展陈馆开馆,坚持实施历史资料传承,将尘封百年的资料面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她主持恢复传统剧目本(折)三十多台,继《三滴血》《夺锦楼》《貂蝉》《软玉屏》(前后本)《蝴蝶杯》(前后本)后,2015年将间隔23年的《双锦衣》复排面世,2017年复排优秀秦腔传统戏《胭脂》,演出后获得专家及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2018年春节,她带领易俗社演员登上央视戏曲春晚舞台。在“西安年·最中国”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中,易俗社连演八场大戏,观众如织,好评如潮。

惠敏莉带领剧社奋战十年,创排并领衔主演了《柳河湾的新娘》《秦腔》《易俗社》三部精品力作,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获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三获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奖,获社会各界高度赞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先生说,“戏曲是化人养心,为民族精神提供正能量。《易俗社》这部戏就反映了戏比天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秦腔界乃至全国戏曲界应该有像《易俗社》这样为我们戏曲人树碑立传的作品,来写我们戏曲人的精神境界。”

惠敏莉充分利用世博会、世园会、文博会、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平台,赴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演出交流,在香港、澳门、台湾、深圳、乌鲁木齐等地进行秦腔艺术的传播。在2018年易俗社经典剧目《三滴血》百年华诞之际,她带领易俗社《三滴血》登上中国戏剧最高舞台国家大剧院,并在京津冀晋豫等省份十数所高校进行巡回演出,上演30余场,为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和秦腔的传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惠敏莉还积极发挥党代表作用,她多次深入贫困一线调研,参加曲江新区和新城区组织的“助力脱贫献爱心”等活动,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监督脱贫攻坚工作,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