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职责,也是和同事一起奋斗努力的结果,人生有了这么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值了!
“组织部门是模范部门,组织工作也应该是一流工作。我们组工干部干工作,必须干到极致。”从事党建工作近二十年,渭南市临渭区委组织部原副部长贾向东始终工作干劲十足,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把基层的期盼传递给党中央
十九大召开之前,贾向东去了趟故市镇春光村。过去,春光村领导班子软弱痪散,村容村貌差,贾向东曾多次来到村里,与村支部班子成员挨个谈心交流,查找存在的问题,督导村里做好整改工作。
几年间,春光村支部班子团结了,为民服务的意识也得到明显增强,拓宽了村道,新增了广场,改善了村学校环境,村容村貌发生了脱胎换骨变化,春光村也由原先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做扎实,还必须要按时做、不能拖,因为贾部长是个‘老基层’,他对基层情况特别了解。要在他面前打马虎眼,根本就不可能。”对此,春光村党支部书记郗化龙感触颇深。
“我是基层代表,就要带着泥土的气息走进会场,将基层的声音、期盼传递给党中央。”这次,贾向东又一次来到春光村,倾听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声音,准备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带到北京去。
“很有收获。”贾向东说,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存在垃圾处理不及时、不科学,大气、土壤、水污染等问题,这些给农村生活带来困扰。希望可以引起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注,还老百姓一个碧水蓝天。
“在和干部党员交流谈心中,大家普遍关注党的建设,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贾向东说。
这些,都成为贾向东在参加十九大团组讨论时发言的主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党风、政风、民风的变化很好,这是个一切向好的开端。”贾向东说。
凡事不干则已,干就干好
“党的好作风回来了。”贾向东在蔺店镇李十三村检查工作时,一位朋友说,前段时间回老家,刚进村就看见村里的党员戴着红袖标,在村道上打扫卫生。他印象中,这似乎是几十年前才会发生的事。
贾向东笑着说,走进临渭区,村村都是这样。区委组织部给每名党员都配发了志愿服务队队旗,要求村支部每季度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现在,大家热情高涨,有很多村月月开展活动,志愿服务已经常态化了。
这背后,是贾向东经常出现在村组农户,奔波于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全区289个村。他带领组室干部,利用周末跑遍全区20个街镇选点布置,组织全区乡村干部现场观摩培训会;扎扎实实推动每月一次支部党建活动、村年度目标任务、村干部坐班值班、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党员发展、档案管理等等,落实一项又一项琐碎的工作和制度。
“凡事不干则已,干就干好。”贾向东说,加班到半夜,对于他和同事们是家常便饭。党建观摩会的前一天晚上,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大家还在一起敲定最后的细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时期,贾向东在丰原镇开会安排工作,晚上九点多结束。随后,继续赶往崇凝镇,离开时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
对此,贾向东面露愧疚之情。好几次,在夜里,只要自己有了想法和思路,担心第二天会忘记,就会迫不及待给同事们发信息分享。而同事们的工作汇报电话,也时常会在深夜里响起。
“严、细、实、新”,是上级对临渭党建工作的评价。面对成绩,贾向东摆摆手说,这是职责,也是和同事一起奋斗努力的结果,人生有了这么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值了!
我就是想为群众多做点儿事
“做好党建工作,唯一的捷径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精通的党建业务知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贾向东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总能“直击要害”,他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行了全国首个流动党员域外党支部;指导成立流动党员维权服务中心,解决流入党员不愿亮身份的难题;在全省率先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党员管理“双色预警”制度;创新“6+x”社区服务模式和非公企业党建“五四三”工作机制。
2015年,区委消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组织部有三名副部长,正在领导为难时,他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副部长职务免去。“我觉得论资历、能力和工作业绩,我还有进步的空间,我愿意辞去副部长这个职位。领导放心,我干起活来会更有劲儿。”
尽管没有了“副部长”头衔,但贾向东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丝毫没有减退。在临渭微党建的工作群里,经常能够发现每天最早、最晚时间发信息的都是他,只要想起那项工作没落实、那项工作是近期重点,他都会在群里反复强调,盯住落实整改。
2017年7月,贾向东任临渭区扶贫办主任,在此之前,遭到家人极力反对,妻子担心工作累,他身体吃不消,哥哥找来亲朋好友劝阻: “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干不好追责咋办?”
“我不怕,我就是想为群众多做点儿事。”贾向东说服了家人,一如既往带着满腔激情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