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9期 / 正文
淳化县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斌

用“无形之手”叩开小康之门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1-11 17:27

1.jpg

这是一个在最美年华失去双臂的青年人。22岁因一场意外失去双臂的他,通过10多年的努力,不仅依靠顽强意志带领家人脱了贫,更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这是一条用志气和勇气奠基的脱贫致富康庄大道。从一个人、一个家庭通过养羊贩羊脱贫,到带领6户村民组成合作社一起致富,再到即将运营覆盖100户贫困户的养殖基地,这又是令不少健全人都难以完成的工作。

村民说,看到他就觉得生活有奔头。他说,能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就没有白活。他就是咸阳扶贫扶志大潮中涌现的“励志典范”和“脱贫之星”——咸阳市淳化县马家便民服务中心桥上村村民刘斌。

不等不靠的无臂青年

今年39岁的刘斌坦言,最开始村上要把他家列入贫困户,他一直就不热心,就想靠自己努力实现脱贫。

说起话来爱笑的刘斌,家里负担一点也不轻。一家四口人,父亲多病、母亲聋哑,不仅没有劳动能力,还得常年被人照顾,更要负担不少的医疗费用,独子还在上高中,尚未能担起工作重任。全家只能靠刘斌这么一个“无臂人”支撑。在旁人看来,这个家除了依靠政府,就没有其他的脱贫可能。


刘斌不这么看,更不这么做。

由于家贫,刘斌15岁就辍学打工。然而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退缩,而是养成了勤勉工作、直面困难的性格。2003年,一场意外工伤轧断了他的双臂,两只手臂只剩下肘关节以上的部分。即便如此,在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之后,他也咬牙挺了过来。

2005年,刘斌带着幼子回到老家淳化。从练习吃饭、上厕所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开始,重新适应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养羊,后来又跟着同村的羊贩子姚宏运贩羊。“开始的时候,我就把两只羊拴在腰间,把孩子扛在肩头,每天放羊、照看孩子两不误。”

凭着灵活的头脑和诚信踏实的作风,刘斌的经营逐渐走上正轨。2015年,县上派驻桥上村的第一书记王琪看到刘斌的遭遇后,鼓励他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和规模,还立足实际帮助他填报了贫困户的各项材料,解决了他扩大经营的资金问题。

养羊贩羊之余,刘斌学会了用嘴使用智能手机,还在亲友的资助下购置了笔记本电脑,并能通过互联网了解产业发展和经营方式。通过不懈努力和坚持,刘斌家日子一天天变好,收入也提高了,一年下来,贩羊、养羊收入超过了2万元,不仅在村里盖了新房,去年还顺利脱了贫。

不断提升的“自强脱贫户”

“从来没有想到,我一个残疾人不仅能养活一家人,还能以自己的事迹激励一群人;我更没有想到,我不仅激励了一群人,我的能力还能带动一群人致富。”刘斌感慨地说。

从两只羊起步,刘斌慢慢发展到养殖十几只、几十只羊,养羊贩羊的能力越来越强。2017年3月,刘斌发起成立了淳化博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了6户村民加入,其中还包括了3户贫困户。淳化县委、县政府也指导刘斌拿到了产业补助、残疾人创业资金、互助金等9类政策补助。

“刘斌这娃有志气而且很实在,跟他搞合作社我放心。”72岁的桥上村村民蒙思文说,他投入了5000元加入刘斌的合作社,一年下来收到了900元分红。

目前,刘斌通过各项扶贫项目资金,正在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养殖场建成后,羊存栏可达到2000只,将覆盖100户贫困户。“目前合作社已经有了100余只羊,未来形成规模化养殖后,不仅可以分红,还可以雇佣一部分贫困群众负责日常饲养,由合作社给他们发工资,实现共同致富。”


失去双臂的他依靠顽强意志,从一个人养羊贩羊到带领村民组织合作社一起致富,再到即将运营覆盖100户贫困户的养殖基地,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他人、带动他人,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除了在带动大家致富的路上不断奋进,刘斌还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刘斌先后参加了县、市、省举办的相关扶贫宣传活动,利用自身的经历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励志脱贫。刘斌个人也成为了咸阳扶贫扶志大潮中的“励志典范”和“脱贫之星”,其事迹被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7年11月,刘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刘斌的合作社在当地小有名气,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加入其中。“今年有了新的养殖场,我要继续带领贫困群众发展规模化养殖。”刘斌信心满满,“我已经物色了几个好帮手,计划到今年年底,羊的存栏量要突破500只。”

带动影响掀起“脱贫攻坚潮”

刘斌身残志坚,笑对人生,追逐梦想,从一个残疾贫困户到带领身边贫困户脱贫的先锋、能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贫困群众,对那些争当贫困户的群众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是扶贫扶志的典型,是物质、精神双脱贫的典范。作为国家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的淳化县,通过把刘斌自强不息事迹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宣传方式,着力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刘斌一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在政府的帮扶下靠自己的努力脱了贫的先进典型。

“以前日子过得恓惶,屋里穷得叮当响,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淳化县北塬村的贫困户陈江东的穷曾是村里出了名的,人也不精神,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刘斌事迹的感召下,陈江东重新燃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整个人跟变了似的,通过新建西红柿大棚,不到半年就收入1.5万元。“靠自己双手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在刘斌自强不息事迹的感召下,去年以来,淳化县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组织脱贫攻坚讲政策、传经验、评标杆、树典型系列活动,全面推行教育引导、规范约束、村民自治、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的“扶志‘六法’”,开展脱贫攻坚形势宣讲、扶贫路上典型宣讲等一系列群众性、常态化宣传宣讲活动达300多场次,举办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班180多场次,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