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县,要说香菇产业,人们话题中肯定少不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陇县宏盛农牧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晓宏。
心无旁骛做大产业
今年40岁的李晓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家住陇县偏远山区。1993年初中毕业后,李晓宏就跟着父亲在家乡种田,做代课教师,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3年,李晓宏用借来的4000元在县城郊区租赁场地,开始了食用菌种植,走出了自主创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2005年创办了宏勃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
经过近10年苦心经营,种养殖业发展小有成效,初具规模。2012年成立了陇县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所属温水现代农业园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的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是陇县命名的示范型“双百”产业扶贫基地。
园区核心面积1350亩,其中设施农业基地750亩,核桃、苗木示范基地600亩。拥有日光温室、大棚、连栋温室1260座,2吨烘烤房1座,600吨冷库1座,办公楼750平方米,工厂化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4500万元,年生产无公害食用菌4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陇关”牌香菇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全国农产品500强品牌”“陕西省著名商标”“第2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等殊荣。
公司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宝鸡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宝鸡市诚信企业”“宝鸡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宝鸡市金融扶贫示范基地”“陇县‘双百’产业扶贫基地”“陇县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李晓宏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工”“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园区已成为全县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区,结构调整的先行区,产业扶贫的示范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尽管经营战略不断调整,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但公司的主打产品一致没有离开过香菇,小小香菇产业在给公司带来知名度的同时,也创造了6000万元的资产,带动2700多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
“借袋还菇”精准帮扶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壮大了,李晓宏有钱了。但他没有将钱用在享受上,而是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支援家乡建设上,用到公益事业上。
2014年,公司为保护母亲河工程捐款5万元。2015年又先后为延安贫困山区学校、宝鸡市青年慈善基金会捐款4万元,这些善行义举一直没有停歇。
2016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公司确立了“发挥优势、精准对接、靶向发力、精准帮扶”的经营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实行“公司+扶贫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功探索出“借袋还菇”等五种具体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带领公司确定“发挥优势、精准对接、靶向发力、精准帮扶”的经营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实行“公司+扶贫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全县建立8个基地辐射5个镇13个村,带动27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借袋还菇”。“借袋还菇”产业扶贫模式是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参与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发展路子。“借袋还菇”的核心是利益联结,即通过“三免一借两保障”形式(三免即免费提供生产设施大棚、免费提供生产用水用电、免费提供生产全程技术培训;一借即每棚按照相应标准先借给贫困户生产食用菌菌袋8000个;两保障即出菇后企业按保底价回收销售,保障每季每座大棚带动贫困户增收不少于8000元,低于保底收入由企业补差给贫困户)来解决贫困户缺乏资金、技术和销路的问题,切实带动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使企业与贫困户结成联利、联营、联心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贫困户得实惠、企业有发展。这种模式宗旨在基地与贫困户之间建立高度融合、休戚与共的利益联结机制,既有利于产业基地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又有利于提高全县产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可以有效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目前,通过“借袋还菇”模式已带动206户,脱贫168户742人。
入股分红。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用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通过分红带动贫困户增收。公司已先后吸纳1414户贫困户入股共同发展,每户入股5000元年收益350元,其中温水镇915户,新集川244户,固关200户。近两年共兑付收益金480万元。
转移就业。目前公司已建成投产的六个基地己吸纳务工人员250多名,其中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户134名,月工资1800元,户均年收入2万元。
土地流转。基地共计流转土地1700多亩,涉及农户600多户,其中贫困户148户472亩,每年流转费102万元,贫困户收入28.32万元,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创业孵化。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借袋还菇”模式的孵化,基地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撑,政府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提供资金支撑,公司提供营销支撑,贫困户采取自己建、联合建等多种形式发展产业,从而实现自身良性发展。截止目前,公司已建成了温水、固关、新集川、八渡等区域性扶贫示范基地8个,成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2017年,陇县在全县推广“借袋还菇”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截止2018年底,全县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61个,建成食用菌“双百基地”5个,种植规模达3000万袋,年产量1.8万吨,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4亿元。
2018年7月,在湖北省利川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上,“借袋还菇”产业扶贫模式被评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十大模式之一,并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