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9期 / 正文
陕西省律师行业协会

知心律师暖民心法治扶贫殷殷情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1-12 16:43

以法治扶贫为切入口,通过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两认两帮、两包两扶”脱贫活动、助学帮困、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手段,为偏远山区群众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法律蓝天。

1.jpg 

陕西省律师行业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宗旨,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法治扶贫为切入口,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律师在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论证、法律顾问、诉讼代理等方面职能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主动“送法”,全面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

送法律服务到村(区),是律师发挥专业优势、服务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

2016年以来,在全省分步推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中,4000多名律师与村(居)签订了法律顾问服务合同,通过定期联系、上门服务及电话、网络、微信等方式,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意见咨询、法律体检援助协助化解矛盾纠纷。

近三年来,为村(居)依法治理提供法律意见16000多次,解答群众咨询17000多件,开展法律体检90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38000多件,办理法律援助9000多件、村(居)民获得经济赔偿5470万多元,开展法治宣传140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81万人。

行业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工作指引,明确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以农村征地拆迁、土地权属、环境保护、外出务工、婚姻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妇女、社会保障等十六个方面的问题为重点,强调工作实效和经验总结,要求地市律协、律所和参与律师立足实际,建立灵活多样的可持续服务模式。

各地市律师行业党组织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西安市实现3042个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后,通过联系村“两委会”成员和法律明白人,发挥律师通晓法律政策和基层司法所熟悉乡情民情“两个”优势,化解矛盾纠纷12500多件。宝鸡市在“百家组织进百村、深化党建助脱贫”活动中选派优秀律师,与千阳县高崖镇坪上村结为帮扶对象。

为推动优质法律服务向偏远的农村(社区)延伸和解决陕南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行业党委又专门组织48家律师事务所对口援助安康、汉中的部分贫困山区,特别选派176名优秀律师担任252个贫困村的法律顾问。通过实地调研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法律服务方案,及时有效开展法律顾问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提质增效,行业党委在帮扶机制上进行了规范,通过律所与县司法局、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对接,律所党组织与镇(村)党组织联建,律师党员与村民委员会成员结对,形成了协同推进法律顾问工作的良好局面;在帮扶方式上进行了深化,通过律师团队与成片贫困村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服务形式,发挥律师业务领域专业优势和团队的综合服务优势;在帮扶内容上进行了梳理,通过引导村民建立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和规则习惯,围绕农村土地流转与产业开发、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规范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法律服务。

立足“扶志”,持续开展“两认两帮、两包两扶”活动

脱贫攻坚的当下在于实际的经济帮助,关键在于扶起自立自强的志气。

2017年10月,行业党委积极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脱贫攻坚新思路新要求,向规模较大的省直律师事务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律师发出倡议,组织陕西永嘉信、海普睿诚、丰瑞、北京金诚同达(西安)、法智、云德、北京康达(西安)、浩公、伯尔等9家律所的20余名律师志愿者,跋山涉水,深入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阳河村——省司法厅联系的定点扶贫点,开展“两认两帮”法律扶贫主题实践活动(即结认一门“亲”,“认购”一块地,帮助当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系统,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参与帮助的律所律师与135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帮助他们发展“订单式农业”,整合资源、牵线搭桥,每年包销土鸡、土猪、蜂蜜等农副产品2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余元。十余家律所投入40多万元,帮助50名在读大学生和单亲留守儿童解决就学困难。全国人大代表、省律师行业党委委员、副会长方燕律师结对帮扶单亲留守儿童张容容,决定资助她完成从现在到大学、研究生及出国留学等各阶段的学业。

为助力阳河村脱贫攻坚任务,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2018年8月,行业党委带领陕西永嘉信、丰瑞、云德、法智、稼轩、海普睿诚、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北京康达(西安)、浩公、至正、伟天11家律师事务所代表,赴阳河村开展教育扶贫暨实施教育扶贫三年计划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行业党委向阳河村党支部捐助7万元教育扶贫基金。18名律师与阳河村14名在读大学生和4名单亲留守儿童建立结对资助帮扶关系,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贫困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出贫困。

围绕“促治”,积极践行律所及律师社会责任

律师职业是促进良法善治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行业党委秉持不等待、不依赖和带头干,围绕解决突出问题,以多种形式践行律所及律师社会责任,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法治意识,促进村民实现更好自治。

2004年以来,行业党委联合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等八个部门,开展“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及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和教育问题。

丰瑞律师事务所“法工社”公益团队2008年以来,坚持每月到偏远地区学校做针对性法律知识教育,点燃孩子奋发图强、摆脱贫困的希望,荣获第16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还有海普睿诚、稼轩、富能等律师事务所设立公益助学基金,富能所自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2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90余人。

2013年以来,行业党委的女律师专门工作委员会坚持定期为回归儿童村服刑人员子女开展心理抚慰和生活帮扶活动。北京炜衡(延安)律师事务所捐资5万元帮助宝塔区临镇庙塬村修建果库,解决苹果“销售难”问题。朝扬律师事务所扎根国家级贫困县汉中市西乡县,担负起全县50%以上的法律援助任务,为偏远山区群众撑起一片公平正义的法律蓝天。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