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11期 / 正文

洋县:振兴人才四大工程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12-29 17:04

近年来,洋县针对镇村一级缺人才、县级部门人才交流不够等问题,在全县创新实施人才四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凝聚人才之智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基础提升工程。在18个镇办设立人才服务中心,统筹人才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增强党组织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大力实施“三培两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优秀的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让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在条件成熟的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党支部,在优秀人才、致富能手、返乡成功人士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目前已累计从党员中培养实用人才1355名,优秀实用人才发展党员135名,把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102名。

人才下乡工程。统筹涉农部门单位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行业领军人才,组建专业化的人才服务团,定期到镇村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拉网式”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全县300余名涉农优秀人才组建农业、林业、文化等六大人才服务团,印发农村实用技术指导手册、资料3.8万余份,开展黑米、果蔬、魔芋等集中式产业扶贫技术培训60余场次,开展三变改革、合作社管理培训30余场次2900余人次,分散开展技术服务8700余户次,建成技术人才覆盖的集中连片黑米生产示范基地33个,培训致富带头人及贫困户2万余人。

头雁领航工程。先后从涉农系统技术人才、镇办优秀人才和拟晋升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择优遴选11名挂职科技扶贫副镇长(副主任),充实镇办人才工作力量,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态势。制订出台《挂职科技扶贫副镇长管理办法》,明确了挂职科技扶贫副镇长(副主任)培育产业发展示范村、示范带、示范点等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共培育磨子桥镇一心村元胡种植、龙亭镇高家沟火锅辣椒种植、马畅镇有机稻米种植等产业村53个,培育龙亭镇镇江猕猴桃种植、柳山桃园、南部丘陵山区元胡水稻轮作等产业示范带35个,培育鸿源农业现代化滴灌管理猕猴桃、二龙村袋料香菇产业示范点60个。

产业联合工程。探索成立产业联合体大党委,打破行政地域区划界限,整合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优势资源,统筹推行产业相近、资源共享、风险同担的产业联合大党委,通过“联心、联产、联业、联股”方式,实现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的有效融合。目前全县已成立3个产业联合体大党委,整合15个农业龙头企业、614个专业合作社、18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400多个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共带动1.3万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其中成立的东联产业联合体大党委和洋县黑米产业联合体大党委,整合了2个村、8个企业和33个黑米产业基地,把乡土人才通过产业联合“捆绑”在一起,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

1.jpg

2.png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