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11期 / 正文

榆阳:打出人才工作“组合拳”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12-29 17:25

榆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部署和省委人才工作要求,立足区情实际,推出“引、育、用、留”组合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广开渠道引才。狠抓“领头雁”引聘工程,刚性引进涉农专业高层次人才25名,柔性引进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畜牧业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46名,成立现代农业科研团队,建立专家工作站,深化人才培养传帮带,建成国家农业龙头企业马铃薯组培实验室、蚯蚓中药渣高端有机肥料研发实验室,建成富硒杂粮、稻田养蟹、湖羊养殖等特色现代产业示范基地22个,推广新品种435个、新技术60多项。建设榆林沙地牧草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展1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着力打造“中国草业明珠”。

多措并举育才。全面推进“火种培育工程”“双培双带工程”,每年选派200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前往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培训。依托区内涉农站所,轮训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5万人次,认定职业技术农民近700人。狠抓城乡人才交流,采取定向指导办法,推动城区农业、林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重点领域优秀专业人才下沉乡村、定向指导,助推乡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用才”。采取技术参股、技术承包、人才+项目等多种途径,推动专业人才集聚农业产业。组织全区68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引聘涉农专家17名,成立专家顾问团、专家服务团,选派19名优秀人才驻村担任特派员,定向包抓乡村“3+2+X”现代农业产业。出台返乡创业人才支持政策,积极鼓励引导人才回流创业,培育出赵家峁乡村旅游综合体、白舍牛滩村的现代田园综合体等典型示范,推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落实待遇“留才”。出台了人才工作助推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待遇,加大激励制度。每年安排200多万元用于人才研修补贴、考核奖励;建立“榆阳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侧重对乡村振兴人才表彰奖励。注重人才实绩宣传,推选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充分营造尊重人才、学习人才、重用人才良好氛围,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jpg

2.png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