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11期 / 正文

延安:向一线流动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12-31 11:21
    近年来,延安市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坚持从政策激励、平台搭建、机制创新、引才育才等方面用劲发力,最大限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向一线流动,为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强化政策激励,树立鲜明导向。制订出台《延安市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乡村人才振兴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实施引进人才《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引进掌握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省市优秀人才,给予个人5—10万元科研补助。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科技科普专项资金23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3110万元、村医补助621.5万元。市级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先后就基层人才创业贷款、职称评审、认定标准、减免学费等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

重视平台搭建,提供创业舞台。全市批复设立院士工作站25个,其中引进农业科技、苹果产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5名院士。组建延安红色筑梦博士创业联盟,引导200多名入会博士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实施“百县千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创建工作,建成39家标准创业中心、提供643个孵化场所、带动4533人就业创业。实施“五个一”科技入户工程,同步实现确立一项产业、推广一套技术、建立一批示范户、培训一批技术骨干、成立一个协会,累计组建市级专家团1个、专家组4个,县级专家组13个、科技服务队20个。

创新工作机制,助力产业发展。高端智力引领,宝塔区山仑院士工作站将研究领域向蔬菜、菌类产业延伸,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群众多渠道增收。洛川县兰河饮品公司专家工作站开展“苹果醋饮生产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为企业增收近30%。返乡人才创业,黄龙县实施青年人才返乡进村工程,为全县47个村党支部选聘乡村振兴专员,储备后备人才,补足人才短板。安塞区南沟村企业家返乡创业,推行资源变资产、群众变股东、农民变工人“三变”改革,成功打造南沟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技能培训赋能,市人社局开展特色小吃技能培训行动,组织培训班40余期,吸引城镇待业人员和贫困劳动力近4800人参与。吴起县开展全免费、全覆盖人人技能工程,累计培养实用人才24147名,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

1.jpg

延安果农分享丰收喜悦

加速引才育才,壮大队伍规模。全市引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高技能人才2852人,为县乡两级招录选调生484名,招录乡镇公务员690名。大力实施“领头羊”培育工程,注重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优秀退伍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已有56名本科毕业生、623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见习。累计实施“双培双带”产业开发项目752个、培育职业农民14586名。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启动千人主播培训计划,带动电商人才创业就业5859人。扎实开展苏陕扶贫技术人才交流协作,选派贫困重点区域80名专业人才到江苏挂职锻炼。

注重政治引领,服务基层人才。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一把手”举荐人才、发放倡议书、专题研讨、“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等活动,引导全市专家人才弘扬“西迁精神”、扎根基层创业奋斗。连续三年组织高层次人才集体休假,为在延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发放“圣地英才卡”,提供教育、医疗、出行等“绿卡通”服务。推动建立市县两级人才服务窗口,为基层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