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12期 / 正文

把群众装在心中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1-01-26 16:53 作者:◎钟运遥

1.png

在繁忙中我们迎来了全国脱贫攻坚普查,这是所有扶贫人期盼又略有担心的一次大考,期盼的是几年来自己用心扶贫的成效将得到检验,担心的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巡诊期间遇暗访

2017年4月23日,负责急诊科的我在兴隆敬老院巡诊,偶遇来兴隆暗访检查的市委主要领导一行,领导问我是哪个医院的,在这里是干什么,医务人员是怎么参与扶贫工作等问题。我如实回答:“我是县中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今天是过来例行为敬老院老人巡诊的。关于健康扶贫,我们县在4月初就开始组织了县级三家医院的医疗专家,并邀请西安交大的医学博士,组成了5个医疗专家组,到每个乡镇进行贫困人口体检,识别真正的因病致贫人员。摸清贫困人口中患病人员的底子,然后再将这些人按照大病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人文关怀的医疗救治原则进行三个一批分类救治……”

2017年5月5日,由市政府组织的“全市脱贫攻坚健康扶贫现场推进会”在镇巴县隆重召开。那一次市委领导对镇巴健康扶贫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加快了镇巴县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步伐。

签约服务献真情

在推行“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中,我们急诊科负责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永乐镇的签约服务。我成了永乐镇县级医生团队队长,具体负责白阳村和红花村的贫困户签约随访工作。

2017年6月,我带着我的团队去给永乐镇白阳村79户和红花村102户贫困户签约。每当我在签约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时,便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知道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些贫困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就是我最重要的任务。

在签约服务中,我们能做的其实都是一些小事。

永乐镇红花村有一对孤苦伶仃的老人,住在距离村委会几十公里之外的山顶。我们的到来让老人家感到非常意外,赶紧给我们让座,用颤抖的手为我们倒茶。

我们给两位老人量血压、血糖并做心电图检查。交谈中得知,他们的儿女都在外打工,平常很少有人到他们家。

“我没想到医生还能上门给我们检查身体,共产党是真的好,真的是亲人。”离开时,老人反复叮嘱我们下次再来。

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回望时,两位老人还在院坝前眺望,目送我们离开。

2019年初,我所在科室被调整到小洋镇负责健康扶贫工作。新地方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和磨合。

我所负责的三岔河村地域宽广,全村有155户贫困户,工作量大任务重。作为科室主任我必须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一年多来,我与这里的贫困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要看病、咨询都会给我打电话或到医院找我。

三岔河村住在龙首小区里的一户李姓女患者由于20年前从高处坠落,导致脊柱受伤,双下肢行动不便。有一天,她一人在家,不慎摔倒无法爬起,于是赶忙给我打电话,接到电话后,我立即过去给她进行了检查,对此她很是感激。

老百姓有任何需要,我都会全力以赴。

肩上有责任心里有群众

这些年,在入户走访中,无论群众是住在望不见顶的山林里,还是看不见尽头的羊肠小道旁,我们绝不落下一户;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我们绝不退缩和止步。

只有我们走到,才是真的心到;只有看到他们的健康状况,才能给予精准服务。

在走访途中,遇到几次险情,至今都让我心有余悸。

2018年4月的一天,我在白杨村走访贫困户,连续几天的春雨让石梯像抹了油一般。一不小心便摔了个仰面朝天,半天没有爬起来,所幸回去检查后没有摔到脊柱。

另一次也是雨天,在入户服务返程途中,我顺着陡峭的山坡一路向下,在一个狭窄又松软的地方,不慎摔倒滚出好几米远,当时感觉右侧胸部较疼,同事劝我回家休息。而我想着我们好不容易从一百多公里的县城来到这里,便忍着疼痛坚持要去走访贫困群众,看看他们有什么需求。当结束5天的签约随访工作,我回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肋骨骨折。

不是我不怕疼痛,不珍爱生命,只是因为我们肩上有责任。

当得知镇巴县健康扶贫取得全国瞩目的成绩,全县脱贫摘帽时,我深深的为之自豪。为自己有幸参与过脱贫攻坚而骄傲。

镇巴县移民搬迁初见成效

2.png

3.png

视觉中国供图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