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养鹅脱贫
城固县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属国家划定的11个集中连片困难地区贫困县,秦巴山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2017年8月,组织选派我到巴山腹地的二里社区驻村扶贫。
到今天,我已驻村三年,从扶贫工作的门外汉,到熟练掌握扶贫知识的“脱贫小能手”。我在工作中倾心倾力,用“真情”服务群众,坚守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择善而从
初来二里镇,大家都说,这样一个文弱娇气的小姑娘待在山沟沟里,工作肯定干不长、干不好。大家越是这样说,我心中越是有一股想要把工作做好的执着。
“我是党员,我必须迎难而上。”
白天,我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摸清每一户贫困户的“底子”,把户情仔细记到本子上,通过院坝会、座谈会等群众会议,融入贫困户之中,听取民意,摸清群众所需。晚上,我拿着村情、户情资料分析研判。
▼突降暴雪,排查险情灾情
短短一个月,我已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能够独立开展扶贫入户工作,帮助村委会制订整村脱贫计划和产业发展方案、配合村上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危旧房拆迁等工作。田间地头都有我的身影。
今年,面对新冠疫情,我作为驻村工作队一员,义无反顾的坚守岗位,全力配合村两委承担防疫任务。我们起早贪黑,逐户开展“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拉网式排查和宣传,24小时在村头设卡值班。在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二里社区没有出现一例疫情。
不让须眉
驻村扶贫期间,从最开始的畏难情绪,不知不觉间,我的口头禅竟变成了:“我年轻,艰苦的工作交给我。”
2020年6月的县级“三排查三清零”交叉检查中,我被选为检查组内的小组长,带领10多名同志,对莲花街道办事处19个村,1425户贫困户,双溪镇9个村1541户贫困户,入户检查。我所在的小组,每天的汇总都是最早最准确上报。
▼入户排查贫困户脱贫致富短板问题
7月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开始了,许多同志都觉得到镇巴县参加普查工作艰苦。困难面前,我主动请缨,报名参加脱贫普查,办公桌从扶贫前线又搬到普查一线。
刚到普查组,我被派到镇巴县位置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永乐镇开展工作。永乐镇普查组,仅我一名女干部。从镇巴县城前往永乐镇的一路上,我都哼着“到农村去,到边远山区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
普查第二天,永乐镇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路上落石、塌方不断,山路崎岖狭窄,泥泞难行,一路手脚并用爬坡上下,几次被摔个屁股蹲,都是爬起来沟边洗洗继续走。
有一次我们到简池镇面访,刚过一段路不到三分钟,只听“轰隆”一声,转过头,看到山体滑坡,我们刚走过的路瞬间被淹没在山石里。看着仍在倾泻而下的山石,我心跳如鼓。
▼群众在村羊肚菌产业基地采收成熟菌朵
这一路,看到扶贫干部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险情,不禁心生深深的敬意。
甘做“孺子牛”
在二里社区驻村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制定致富措施。
我帮扶的贫困户李崧,24岁就身患重病几乎瘫痪,他常常与家人争吵。我与他年纪相仿,多次上门了解情况,主动与他交朋友,谈心事,化解矛盾。有时病情严重,他会有轻生的念头,我就鼓励他不要放弃,积极配合治疗。两年来,李崧的双腿在医生治疗下,已经恢复如常。
三年来,我晒黑了,变瘦了,想过家,摔过跟头,脱贫路上也有委屈和小情绪,可我没有退缩。看到群众的笑容,我觉得是值得的。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只是全国扶贫干部中的一个小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