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个月的征集,来稿覆盖全省56个贫困县,136名驻村扶贫干部,25万文字,2000余张照片,20余个视频……这一个个数字展现了我省青年驻村干部扎根一线、奉献青春的动人事迹,抒写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青春篇章。
今年6月,由团省委、省扶贫办、省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菁彩青农·山水秦乡”基层日志征文活动拉开序幕,以“扎根基层,助力脱贫”为主题,面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苏陕对口帮扶干部、选调生等,通过文字、图文并茂或图片故事等方式,记录参与脱贫攻坚中的亲历、亲见、亲闻,挖掘出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扶贫日志。
日志《王国荣的逆转人生》,让我们看到7年时光结队帮扶对象人生的雨过天晴。日志《“黄土”变“黄金”》,分享了作者对扶贫产业发展的思考,展示了扶贫产业科学发展的落地历程。日志《“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记录了参与扶贫工作20年已65岁高龄的“老张”对青年扶贫干部的谆谆教诲。这一幕幕还有很多……我们看到了村民一张张幸福脱贫的笑脸,也读出了驻村干部一颗颗舍我其谁的坚毅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全国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使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了起来。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团省委紧紧围绕陕西追赶超越大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团干部的试金石,坚持“3456”工作法,聚焦深度贫困、突出扶志扶智、深化扶技扶业,持续实施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
蓝图绘就、方向指明、号角吹响。有志向的青年,当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在乡村土壤中培养梦想的种子,在时代舞台上创造无限的可能。如此,才不负这最美的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