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 让我们无比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理万 机中对陕报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弘扬延安 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 合发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公信力,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 策,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希望和嘱托。从 8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为边区群众报题名, 到今日当代领袖习近平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 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 陕西日报的重视和厚爱。这是巨大的鼓舞,更 是神圣的使命。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关 怀,并衷心祝福陕西日报百尺竿头、更进一 步,创造新时代新的辉煌。
历史是一面镜子、一所学校。实践一再证 明,历史愈久远愈清晰,真理愈磨砺愈光辉。 陕报80年历程有许多的红色基因需要传承, 有很多宝贵经验需要借鉴,有诸多优良传统需 要发扬。简而言之,可概括为“四个一”:
第一,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党性原则, 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从 延安时期的“红色新闻山”到群众日报的“体 现鲜明政治立场和群众观点”,这张报纸始终 坚持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历届领导班子把 正确导向作为办报工作灵魂,一以贯之地讲党 性、顾大局,不跟风、不炒作、不媚俗。从整 体上看,陕报导向方面可以说基本做到:咬定 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二,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 心,把群众路线贯穿新闻实践活动全过程。 “人民至上,群众办报”是陕报80年的亮丽名片和基本特色。回想起陕甘宁边区的报纸 大众化运动,回忆起当年群众日报版面及内 容的改革探索,历经“文革”后打破“千报 一面”报道大众化多样化的进程,再联想这 些年的“三贴近”原则和“走、转、改”活 动,“依靠人民并服务人民”,像一条红线 贯穿于陕报80年的进程之中,熠熠生辉。人 民因党报而荣光,党报因人民而出彩。
第三,始终构建一个机制——守正创新, 把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作为业务工作的价 值追求。陕西日报的前身边区群众报是以服务群众,让群众喜闻乐见为办报的基本定 位。改为群众日报后,又在改进报道方式、 提高宣传艺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 践。20世纪90年代面对报业格局巨变的挑 战,为做大做强党报主流阵地,陕报推动新 一轮新闻改革,出现了好稿涌现、大奖连连 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日报致 力于讲好陕西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推出一 大批重头报道和典型佳作,集中精力抓质 量、上水平,取得喜人成果。
第四,始终抓住一个关键——人才兴社,把发现、培养、凝聚和重用新闻才俊作为振 兴陕报的关键一招。陕报80年一路走来,正 是在党的旗帜下汇聚了不同时期的优秀人才 而一路高歌、不断前进的。从80年前以周 文、胡绩伟为代表的优秀知识分子到今天陕 报的新闻劲旅,用忠诚、智慧和创造建造并 支撑着党报新闻大厦,历届领导班子以事业 吸引人才,以亲情凝聚人才,以培训培育人 才,以服务支持人才,形成了人才立社、人 才兴业的一贯传统。
陕报在80年风雨兼程的实践中无论形势 怎样变化,始终有一条坚持不变,这就是 “坚持、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即“坚定 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正是陕报 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的精髓和灵魂,过去 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陕报人立身创 业的根基,也是我们走向成功和胜利的法 宝,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光大起来。
当前,具有光荣传统的陕西日报正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课题 和新考验。陕报人正在面临又一次大考。我 们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社委会的带领 下,新一代陕报人一定会认真学习、宣传、 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守 正创新,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 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实现 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更好为党的中心工 作服务,为人民讴歌,为群众服务,打造强 势全媒旗舰,给历史课题交出党和人民都满 意的答卷,开创党报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我们陕报的老干部、老职工虽不在一线 工作,但时刻关注、关心着陕报的前进步 伐,我们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余 热,尽心尽力,为陕报发展传递正能量,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