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 重要指示,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 展”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当前,全省上下 特别是新闻宣传战线,必须把学习好宣传好贯 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重要政治任 务,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80年前,在延安“两孔土窑洞”里创刊之 时,边区群众报还只是一份“石印的四开”报纸。
80年后,走过“铅与火”的平面媒体时 代,走过“光与电”的立体媒体时代,走进 “数与网”的全媒体时代,陕西日报已经拥有 5种报纸、2种刊物、9家网站、100多个移动互联网媒体,新媒体覆盖用户超过1000万。
回首光荣历史,以陕西日报为代表,全省新闻宣传战线奋发有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 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推动传播内容日益 丰富多元,传播形式愈加新颖多样,融合传播 矩阵加快建立。
展望新的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以内容 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管理创新为保 障,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 “相融”,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 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必须正确 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为什么要守正?新闻舆论工作,是革命斗 争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胜利 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靠“枪杆子”和“笔 杆子”。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我们党都坚持运用新闻媒体来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 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 媒体的原则都不能变,也不会变。
为什么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 这一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迅猛 发展,对信息生成、传播、接收等方式带来 革命性影响。
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我们必 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使互联 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最大增量”。
怎样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其一, “正能量是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性原 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 网站,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 导向、价值取向,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其二,“管得住是硬 道理”。必须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媒 体管理,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 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 地 、 舆 论 飞 地 。 其 三 , “ 用 得 好 是 真 本 事”。必须在信息生产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 段等创新,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 力、公信力,最大限度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必须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大势不可逆转。对媒体来说,是不是勇于自我革命,既是成与败的博弈,更 是生与死的考验。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 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 效媒体,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然而,与所面临的新挑 战相较,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 挥出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亟待产生“化 学反应”,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 体传播格局迫在眉睫。
我们必须加速催化“融合质变”,不断 放大“一体效能”,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 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建设具 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 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 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时刻挺立信息和人 工智能革命潮头,保持对技术的敏感性与前 瞻性,提高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能 力,不断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 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 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当然,还要看到,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 是新闻单位的事,而是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 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 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 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以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加大 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力度,以“真心实 意”“真金白银”的强有力政策保障体系,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大 鹏 一 日 同 风 起 , 扶 摇 直 上 九 万 里。”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 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肩负起新闻舆论 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用全媒体行动为时代放 歌、为人民抒写,更好凝聚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陕西日报评论员)